|
本帖最后由 karrigan 于 2009-12-11 20:23 编辑
: J# e! [8 L/ n5 W$ c8 @5 R& ~9 B. e4 a, b. O( N# _' S$ H9 F4 P
此楼回复酷版的两点质疑. H2 O- U' ?- t* E. w
+ `1 i, K9 r" k | J我这么说吧...如果还没法让大家理解的话,那我也就算了,过些日子发个图,算是善始善终,讨论了好些日子了,有点说乏了,再次声明,绝无冒犯和自命清高之意...
4 u9 T* c( E7 i8 I- s* D$ ?
+ x) x4 H3 Y& f: T, [# R1。关于仪器精度和人耳精度的问题
4 Y& g2 y4 O F仪器精度;
& a, }5 H# l% `- }7 u+ N1v峰值正弦波的情况下,16位采集卡能够采集到单位为0.015mv(注意单位)的电压变化,这个是仪器的精度2 N6 q; j# T0 n4 ?( W+ V" m
人耳精度; }0 b* E7 @8 Q! N$ F2 B
人耳对音量的灵敏度,是由声压来体现的,但是声压这个东西测起数来起伏太大,高高低低能差10的好几次方,这个研究起来很不便,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对声压取20倍对数,这个值的单位就是分贝(幅频特性曲线的纵轴也是分贝),也就是说,如果分贝数差了20,那么意味着声压相差了有十倍之多,同理差40db,声压差100倍...$ P/ B! I6 C: y9 v( w+ E
3 D5 }6 t+ r5 E% t+ K
为什么说仪器精度比人耳高呢?因为16位采集卡能够采集的信号最小单位是0.015mv,这个微小的信号经过放大电路的放大,再经过单元这么个电声转换,到底能引起多大的声压变化呢...有兴趣的同学算一下,然后按照20倍对数换算成分贝..看看这个微小的信号能否不被环境噪音的变化所淹没(也就是一般环境噪音的起伏是多少呢,如果大于这个0.015mv电压所造成的分贝数起伏,那么这个变化就是不可闻的),是否人耳可辨别,至于分贝数变化多少人耳能够辨别呢..请参见中国知网里面的核心期刊上的研究...我就不检索了...要钱滴...
) q% y; M) i" I+ `4 g! u
5 `6 `- H4 x2 o+ m为什么仪器精度比人耳高呢..因为仪器能检测到的变化,人耳听不出来,所以仪器精度高..囧7 A/ u' E% z" \7 J3 u' p
+ m1 Q" ^, W5 z$ x; s2 D至于第二点疑问嘛...首先,在前一个环节之前做好滤波,背景噪音可以去掉很多的,而且选取一个能使电压变化高于背景噪音变化的放大系数,并且这个放大系数不至于产生两种失真,这个其实不是做不到的,也不矛盾。滤波电路好好调整一下,找好失真的临界放大系数,能调出来的& |6 X- b4 U) L; w" j
+ k! r! z# m$ z/ y( v; n
方法和途径都说清楚了,有兴趣的同好计算一下吧..小弟不才,已经没有激扬文字的那个激情了,俺老孙去也...
$ q9 x. r4 f! t c* m( x# W) `; c' @, q; A
P.S. 我的主要观点在193楼和195楼,再次重申;合格达国标的咸菜,在人耳可闻的频率范围内,不会对信号有丝毫的失真,如果市售的发烧线对信号起了人耳可闻的变化,那么拿去测阻抗,九成九不达国标,但是发烧友喜欢,这个是人家的权力,人家不喜欢过强的低频,又不愿意折腾eq,没有技术焊并联电容,最后只能找了一个带有那么点高通滤波意思的咸菜(所谓的eq线)也无可厚非,虽然这个咸菜不达国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