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大眼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61,h65不是原生pci了,对声卡影响很明显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1-12-1 0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pfs1974 于 2011-12-1 00:09 编辑 # B$ H! C  @! n- @' X2 v
h13827246500 发表于 2011-11-30 19:38
. {/ O; ~7 x. Q! S: n& P$ r- P) e. W8 Y  Q" \' S
看你前面帖子,你主板是换过电容的,难道要我的P5K-E也换电容啊,以前用的GA-EG31,忘了是不是 ...
( D5 Q0 S6 ]: n$ u, d. W" K/ ~
" x3 H7 o) z0 v  a5 Q# W
能换就换吧。
: R5 Y# \% E4 M* d5 r我的主板是技嘉965P-DS3,老东西了,当年很YY很经典的,做工很好。
4 Q7 g* D) m' y4 y: Y+ v我的还是二手拆机的,很便宜哦,80元买的,换个电容很随便,大不了搞坏了扔掉重新买一个(其实TB上80-100元大把),
* }( O  ^% `) h+ I  \/ n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1-12-1 00:36 | 只看该作者
cpfs1974 发表于 2011-12-1 00:06
1 W* L0 _0 P% U& y& M. \能换就换吧。( v  E  Z( X  h5 o" T3 \
我的主板是技嘉965P-DS3,老东西了,当年很YY很经典的,做工很好。  j( q3 F/ o* k$ ?$ F" x% t
我的还是二手拆机的 ...

' V8 G3 w& a# D4 |9 ]* @: t实在不想折腾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1-12-1 0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ergzx 于 2011-12-1 00:41 编辑
. d( q; t1 n( q$ J- k* [
酷风 发表于 2011-11-30 22:48
+ o+ K9 Q- {- }) R5 D+ z现在的人都喜欢数据,甚至迷信数据& m! A1 m) E" A# E( f2 }
当俩个你没见过面的女子告诉你她们一个体重120斤一个体重108斤的时候 ...
; Q  p2 e; t" h# z1 R$ L5 U3 r
  A7 g' I: P; G4 N# Z) Y! d
我在150楼已经说过两个方面的问题:
& Q1 O8 t3 ~7 t: k% S% ]1、数据是评价音箱的方法之一,但也是专业音箱厂商调试以及设计音箱的的公认手段之一,因此采取数据分析是一种现实且可行的方法。
& W" n1 `' H& Y' C2、我不是专家,只是尝试采取数据这种相对更为客观而且有利于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起码可以更切近于问题的关键。1 H4 c2 g& {* `" j6 H8 O
其次,在你频频回复的时候希望你正视一个最初的主题:我提出回归板载是一种现实的方案,你提出“木耳是福”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你完全否定这个方案,并且对我的听音能力予以负面评价。既然如此那就列举出你的依据,但是至今你拿出过论据吗,有正面针对问题进行过分析吗。# B# U8 C4 n' J2 ~9 o4 w
虽然重复过许多次,但是在这里我觉得依然有必要再次帮你总结一下,我不是说高端声卡没有提升,而是就两个方面的思考提出这个方案:6 t! @/ F" R* j# F/ }/ X5 ~. H! z
1、某专家认为最影响声卡音质的是模拟信号的放大和输出部分,但是他并没有发现当前市面上的高端声卡DAC环节的模拟输出电路设计得多么出色(这个人叫做革命领袖,你可以去巅峰论坛看看这位高手是如何分析音箱技术问题的);/ l! c  r& s( u, |
2、当前网上下载的电脑音源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最终回放效果,没有必要继续在其他方面增加成本投资。
" M$ R5 [, X! N0 i/ i) E8 m! N7 _6 c你如果打算反驳的话应该“直接针对”我这两个出发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你的例证。
+ S( n/ U$ n" a$ Y0 {# k6 B其三,你试图揪住我DAC处理方式只存在“完善”不存在革新这个问题,并提出各种高中地端汽车的例子进行类比,但是这个类比对于讨论问题的中心有关系吗,我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否定高端声卡的DAC没有什么提升,请参看我在70楼回复的原话“影响音质的环节应该是解码后的DAC”。那为什么我会提到DAC不存在“革新”呢,因为我在第135楼回复的中心思想是说明:引用某些显卡测试程序无法区分高、低端显卡性能区分的例子,不适合作为类比印证音频测试数据出现不可靠性的可能。* H- a$ ^6 a3 N
其四,就这个讨论而言,我最初只是提出一种“自己下一步打算采用的方案”,你立即予以坚定的负面评价,也就是说最先的论点是你提出的,那就应该由你提出最初的论据、论证,结果你除了那些不沾边际的例子就是想尽办法断章取义揪我的小辫子,你不觉得这种方式有缺风度?: u' [  p( r$ h/ Q7 b% R
: E* U" y4 ?5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1-12-1 00:41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1-30 23:01
$ e! K0 t$ [7 J4 m( p6 P清晰度高不等于没有味道。只是某些声卡的特色而已。
+ l- G) m1 b+ U" V解析度太高,不该放大的也放大了。这句话经实践也是 ...

. D$ W) `+ c0 ^你才是金耳朵) @1 Q; b  i/ Q' _7 o$ g
我说的不该放大的是指国内的那些口水歌,听得难受啊。MP3高频部分都去掉一大截了,觉得跟集成声卡一样,想好听也难,想难听也难,反正就是能听,耐听,但平淡无味,跟白开水一样,但白开水是最多人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1:18 | 只看该作者
zergzx 这孩子很认真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1-12-1 09:49 | 只看该作者
趁这火帖,借众位高手在此,顺便问下我心中的疑问吧。: t$ @3 P( x) v& t; r2 P
本人垃圾装备:小夜曲换飞利浦5532+漫步者1900T2 06版小磨2个ELNA 滤波电容
) |/ k! j6 d( K1 [5 s不说火网1024的问题了,听说这卡CS的味道比乌龟4630和黑金2加农都要浓4 k3 `9 Z* D, \! K% E$ S" T5 {2 T$ H
) c5 l  C# r0 s
  首先说蔡琴2007不了情演唱会这张碟吧,网上下的43G蓝光,播放器用终极解码,具体的音频解码忘了。有底噪,而且很明显,以前用集成声卡没这感觉,也没想到蓝光的也会有底噪。对白比唱歌时的齿音较严重,唱歌有明显齿音,但还能接受。: j2 U+ e% O. u- z3 l' j8 \- j# ~
  再个蔡琴2010海上良宵演唱会,下的19G的1080P,底噪感觉不出来,齿音也同2007,在能接受范围,但显得声音比较脆,从头到尾都是如此,趋向于就如蔡琴自已说的:男不男,女不女的声音。完全不同于不了情那张碟那风情万种的味道。当然这张碟本身就是从头到尾都是欢乐的气氛,只是感觉在原来的声音上加了一层很脆的味道. _* Y+ y" E( W
  再来个宋祖英鸟巢演唱会1080P。只能说现场录音很烂,主持人说话声充满了回音和现场的杂音。但一到宋祖英唱歌就完全变了,声音清澈透靓,穿墙效果特强(原用集成声卡听也是如此,小夜曲只是更清更靓),这就是内地歌手的唱功实力?轮到周杰伦上场了。。。。。。。丫的,能听吗,齿音满天飞,唱歌跟背书一样。后来上场位外国老头子,忘记名字了,国际上很出名的。声音醇厚,但听朗朗的钢琴又没什么感觉。听来听去,就是宋祖英和老头子基本无齿音,有点,但好听' V# {  |2 f4 I9 C& Z- J
  张学友的2007光年演唱会,永远25岁的谭校长2010演唱会,这些不想说了,也是基本无齿音,我还以为是男女有别呢(齿音)' C& ?" d5 M! a9 j! G3 G1 n
  说完高清说APE,还是蔡琴,一张《试音》,有底噪,有齿音,能接受,感觉这张碟声音很成熟,音场很开扩。另一张《机遇-淡水小镇》,绿版,听说红版更好。听不出底噪,声音有点小家碧玉,钢琴伴奏很舒服,比朗朗的好听许多,同样有齿音,比《试音》稍重,还能接受。5 W1 D/ f9 |1 }7 C/ }; {' ?
  现在我最头痛的就是齿音的问题,女声都有,男的除了小周,其他都感觉不错,不喜欢区瑞强。。。。。。。也听过两首网上说专门测齿音的曲子,一个PATRICIA.KASS的La Liberte,一个李烁的我只在乎你吧,记性不好,晚上回家在电脑上再看下名字,听起来还是有齿音。听高手说器材搭配好,音箱摆位正确,那两首曲子是听不到齿音的。2 p+ J& r+ }% a# w. c( }# x
  综合以上所述,请各位高手评判下我的音频系统到底有无问题,主要就是齿音过重问题。有问题可以从哪方面改进?以前用火网1024,真听不到这么齿音,不说韵味问题了。麻烦各位高手了
8 B+ p- e! q+ D6 d1 W% [) q  我也知道从网上下的音乐素质不好说,就1080高清的说下也好,感谢。% f7 h3 B1 Q7 k* D$ K'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1-12-1 09:53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2-1 01:18 & U* T5 A8 w$ k) ~8 B9 c
zergzx 这孩子很认真啊。呵呵。
9 P8 J; V1 ?' V  }# [6 H; `$ v
大眼兄,麻烦帮我看下问题,楼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1-12-1 09:54 | 只看该作者
cpfs1974 发表于 2011-12-1 00:06 , a) N2 u# W- w; S
能换就换吧。, X2 C. w2 F5 T* i9 D, X5 w( r
我的主板是技嘉965P-DS3,老东西了,当年很YY很经典的,做工很好。
/ f* b3 M8 J& E- j: _9 j( _我的还是二手拆机的 ...
; Z5 ~. ^! d1 n
也麻烦兄弟看下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1-12-1 09:55 | 只看该作者
zergzx 发表于 2011-12-1 00:37 # L# a* O6 N" P" ]" \
我在150楼已经说过两个方面的问题:$ t0 t( h% J2 s; k' L1 [8 C; g
1、数据是评价音箱的方法之一,但也是专业音箱厂商调试以及设计音 ...

% o, d; M9 d( ]' e2 P- M# |& R3 h同样也麻烦兄弟帮我分析下166楼的问题,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1-12-1 10:01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喜欢这论坛了,ZOL那边都是木耳
* ^; V* g$ ~4 |2 [  u7 Y  E虽低烧小烧都算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25 | 只看该作者
h13827246500 发表于 2011-12-1 09:53 ) m. i+ v. W  k; B# S6 }  v: K* j
大眼兄,麻烦帮我看下问题,楼上[lol>
/ _, _9 }" Y2 K8 O3 v5 h* `
照搬的。我自己用声卡几张,都没有对这个齿音有什么感觉。或者你听听普通mp3有没有齿音,如果普通mp3没有,可能是你的高清mv原因。* K( W( s7 m7 x$ a( M' W

2 C- j$ t4 D# n- G$ s5 i! N
5 h. T$ A3 R! ]! c! V- q8 u3 G( a# y0 S+ J" ]7 z
中频) d- ~  |8 \( s+ P1 b
5 x  \! l2 i, O! i& j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如果这种说法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
/ a/ C- o$ U$ H# w% N
, F* E( ]% x  D& |, l( K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
$ \- q1 y8 b- p7 f* y8 V0 B个人认为,象拜亚这样声音过于sharp的耳机会多产生齿音过重的情况,过犹不及;当然ath那样的丧失细节的做法也是不对的,扶矫过正……适度的齿音是合适的
. E1 N! F7 P  }4 ?; c8 }
( I: k6 p; w* |, h" x3 Z
4 U$ Y3 }/ \# }9 U  ?% i8 B8 B! s另一种解释:
. o  }& K. d: [; S$ w7 P/ q) P是由于发声体有严重的削波失真,本应向上延伸的高频细节,由于震么物理特性不能正常还原,这一部份由电转磁,再由磁转为动能的能量还是会推动振么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削波失真,表现在人声方面就是齿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1-12-1 10:34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2-1 10:25 9 y. d* X! F- ^
照搬的。我自己用声卡几张,都没有对这个齿音有什么感觉。或者你听听普通mp3有没有齿音,如果普通mp3 ...

- y2 x4 b. ^7 L' ^' X* R感谢回复,都好久没听过MP3了,晚上回去听下,试过调EQ,没什么效果,高音反而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11-12-1 11:18 | 只看该作者
h13827246500 发表于 2011-12-1 09:49
& q# u( ~2 V* z5 p2 [( n5 ]- u趁这火帖,借众位高手在此,顺便问下我心中的疑问吧。! Q+ R5 Y6 y+ M9 j; f
本人垃圾装备:小夜曲换飞利浦5532+漫步者1900T2  ...
; u' ?% \0 e& \, F! w% @
用5532都有齒音,那就是失真造成的啦,不知道是音效卡還是箱子的問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11-12-1 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13827246500 于 2011-12-1 11:49 编辑 ' J- x6 {9 Z  g% O! S5 ]! Y( m
adsee 发表于 2011-12-1 11:18
0 ~1 {7 F! \# n3 |0 [. V: P- g用5532都有齒音,那就是失真造成的啦,不知道是音效卡還是箱子的問題。

% q4 k3 j8 k" F( N$ Q  q
, u6 ~. D7 U! j# T0 U2 l真的是这样么。。。。。。。。。。。。那就杯具了,都说5532配小夜曲听人声最好的,晚上回去再换2604听下,以前换过一回,觉得音场有点混就没听了
: X1 \: a: k: f/ Q5 a" q还是你的意思是用5532不应该有齿音?原卖家自带的雷神5532齿音更严重,换上飞利浦的要好不少" u# z2 N, r8 e) i/ _$ b-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11-12-1 12:13 | 只看该作者
h13827246500 发表于 2011-12-1 11:31 . N* R) V$ J$ a: f: l8 P4 g3 Y
真的是这样么。。。。。。。。。。。。那就杯具了[cry>,都说5532配小夜曲听人声最好的,晚上回去再换2 ...

+ p$ s5 V# v. v3 j/ Z  t因爲雷神5532比普通的5532的高頻延伸多一些,所以齒音更嚴重一些。這種情況換2604對路,因爲2604的高頻沒延伸那麽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11-12-1 12:47 | 只看该作者
zergzx 发表于 2011-11-24 23:29
& L) R3 D+ q6 f$ t; Q确实是系统,但是关键的木桶原理的短板在哪里,现在就各方面测试结果和我提及的那个高手的意见而言,显 ...
1 C0 r, F9 c; c: f- m$ A
哇哈哈~~~又一个看不起MP3的~
; _4 A+ l% b& `; B* M& J
8 N9 N! X. L5 v: B0 ~. b乖乖2 I9 l* Z" i4 N+ a

$ I5 k5 L6 H+ W4 H: K好的MP3在你们这些级别的音响里几乎可以说和CD没分别,别太看不起MP3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11-12-1 14:00 | 只看该作者
h13827246500 发表于 2011-12-1 09:55 2 [6 r) |9 c, E* C
同样也麻烦兄弟帮我分析下166楼的问题,感谢

1 G( P: C. P0 l8 _* e  ]/ B个人有两个方面的认识:
0 [0 q  `6 e% B1、网上下载的一些数据体积很大,这主要代表其采用的压缩算是压缩率很低,不过录制效果如何就要看录制设备以及音源了。例如如果玩家是通过广电搭配的机顶盒作为输出源,那就是算采用WAV格式完全不压缩也不行;又例如有些玩家有办法弄到正版碟,但是采用普通的家用光驱作为输入进行转录也有出现问题的(具体问题出在哪里我就没有研究了,因为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光驱了)。
: {! \6 ^  _& |& `  ^6 _$ h2、就齿音问题而言,个人怀疑是音源文件中本来就录制有齿音,那问题可能就主要出在现场录制设备或者歌手的麦克风把持方式上了(这个大家在KTV唱歌的时候应该有感受,当然也有其他可能,这里我无法穷尽),就这种假设而言有齿音才是设备搭配正常。至于如何解决,我也不知道,我采取的方式是一张专辑下多个不同版本(什么抢先版、台版、港版都来),最后哪个效果好保留哪个,对于你那种超大体积的蓝光文件我的网络条件是完全没法接受的,能不能采取我这种方法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11-12-1 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ergzx 于 2011-12-1 14:10 编辑
: e) H/ I# E4 L
apogee800 发表于 2011-12-1 12:47 ' a: G* M# R* Z: w/ M! `
哇哈哈~~~又一个看不起MP3的~' c: ~2 ~8 O0 k1 y$ e" L6 q
4 ~$ k) Y  i9 B/ z, r" o
乖乖

+ _7 o( j' i8 L. S! f$ ]3 \; X# R& X7 k8 q) Y+ N
看不起这句话我可没有说过,我所说的“音源文件素质参差不齐”是指网上广为流传的众多MP3音乐文件,尤其以酷狗、酷我等在线听歌软件为代表(我91楼的个人四大决定的第三条已经点明了这个观点)。如果是真正用良好音源,通过正确方式转录的320KB MP3,我并不认为能够比CD强多少,毕竟CD的本身也是压制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11-12-1 15:54 | 只看该作者
zergzx 发表于 2011-11-29 18:48
1 O" d5 N2 t) n个人对你有两个建议:第一个就是不要随便乱引用概念,对于”误码率“百度上有解释,你可以好好看看误码率 ...
+ M: w. J$ V- E- F
同意你的说法,量化是必须的,听感受太多的心理作用了。
2 N7 {6 a/ q* j4 U( M: ^; |( q另外,关于某人说的误码率,误码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他忽略了还有检错码用于发现误码,也还有纠错码用于修正误码。当然,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手段去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 ~/ _7 a2 i8 k: {! G' g2 Z+ ~8 Q举个例子,你PCI转IDE,接个硬盘,复制个文件过去,只要硬盘没问题,两个文件对比下MD5(或者有时间的话你可以逐字节去比较),如果是有误码,MD5会一样吗?3 [/ q, y. _, `: A/ a0 s; ]& @* {
所以在内部传输上,数字传输是有保证的,同意你的观点,影响的最终只会是在数模转换那个环节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1-12-1 16:32 | 只看该作者
adsee 发表于 2011-12-1 12:13 4 ^" b% l( w1 I! S8 W8 D3 _& S$ V
因爲雷神5532比普通的5532的高頻延伸多一些,所以齒音更嚴重一些。這種情況換2604對路,因爲2604的高頻沒 ...

, ]: \4 p& O; }4 i- r' @很感谢您的回复。原来音箱没脚架,换上2604才会显得有点混吧。晚上回去再听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4 0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