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大死人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既然都是US,那R600也一定有类似G80-Gigathread的功能吧

 关闭 [复制链接]
来不及思考 该用户已被删除
61#
发表于 2006-11-18 14: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6-11-18 1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ji 于 2006-11-17 16:50 发表


主要都是所謂的overhead....
1D可以帶來100%的使用率,但是結合的時候有overhead、增加的control也是成本,所以有做co-issue。
4D的話普遍來說就是70%上下,所以那個+1D自然是有其必要。

但是話說資源 ...


看来NV是要把1D进行到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6-11-18 21:13 | 只看该作者
:p 256US?
对了,CF不是能到256way么?怎么Quad SLi这么久了,连个4way的都没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l8412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64#
发表于 2006-11-18 21: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6-11-19 0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1-17 16:55 发表
R600可以有类似R520-->R580一样的三倍能量增强
而G80的shader设计时钟目标是接近Northwood P4的极限

看来双方都未完成热身



Northwood ??? 3GHz  750MHz X4 ??????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6-11-19 0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1-18 14:29 发表


G80的shader array,时钟设计目标是northwood P4
如果R600不等同的增加辅助资源而只添加ALU到256,很难想象能与之对抗



:blink: 那是说G80只要换换工艺就能提升至少1倍的效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6-11-19 0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ineday 于 2006-11-18 21:13 发表
:p 256US?
对了,CF不是能到256way么?怎么Quad SLi这么久了,连个4way的都没影子?


CF如果"外部合成"的話,可以辨識256個GPU(還是quad忘了,當時因為是9700pro所以應該是256個GPU、512quad);
結果其實也沒那麼大頻寬(256個single-link DVI "in")的裝置去做這玩意兒....
總之,CF其實在interconnection方面還沒有考慮得很好,SLI則比較早想到很多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6-11-19 0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amsung 于 2006-11-19 00:53 发表
Northwood ??? 3GHz  750MHz X4 ??????w00t)


考慮結構本身的話,Northwood應該可以上到大約4GHz。
我想這邊是指這個數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6-11-19 0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pu2000 于 2006-11-19 02:23 发表
:blink: 那是说G80只要换换工艺就能提升至少1倍的效能?

变换工艺后,不用增加Stream Processor的数量,只要让它频率翻一倍,就等于又多了128个Steam Processor
当然其它东西也得跟上去,比如显存总带宽得增加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6-11-19 1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1-18 14:29 发表


G80的shader array,时钟设计目标是northwood P4
如果R600不等同的增加辅助资源而只添加ALU到256,很难想象能与之对抗


很遗憾,可预见的将来这个目标不具有可行性

就算是IBM也不是万能的,何况还有价格壁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6-11-19 1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illpmp 于 2006-11-19 08:35 发表

变换工艺后,不用增加Stream Processor的数量,只要让它频率翻一倍,就等于又多了128个Steam Processor
当然其它东西也得跟上去,比如显存总带宽得增加上去


对于R600来说,最佳的平衡点或许是128US

这并不需要太大的DIE SIZE增量作为代价

或者说不是没有难度,然而至少比G80的频率翻倍要容易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不及思考 该用户已被删除
72#
发表于 2006-11-19 13: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6-11-19 1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1-19 13:20 发表



意思是说,NV设计Stream Processor Array的设计思路是完全错误的,那个2.X GHz的设计指标完全是空中楼阁,以后的工艺也不可能达到,NV又完全造就了一个废物
是么


不能说对与错,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

看看"真正的G80"堆积了怎样的工艺技术?第3代绝缘体上覆硅,区域变相,伪二元共晶体,极低K值介电材料,堆栈晶体管...那么成本控制呢?退一步说,不考虑成本控制问题,IBM的初衷不过是为POWER6寻找适当的工艺验证罢了,POWER6+的工艺验证是不是依旧需要NV,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我不否认工艺的进步最终可以达到今日必须动用火星技术方能企及的目标,不过这需要时间;另一方面,ATI同样可以从工艺技术的进步中获益----能够提升频率的不是只有G80

所以我的观点很简单:没有理由认为ATI会在工艺上处于相对静止的地位,考虑到AMD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IBM-AMD的战略联盟的话更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6-11-19 13:3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于G80的评价一向正面,然而实话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一架构在当前的工艺水平下具有绝对的统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6-11-19 1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9 13:37 发表
我对于G80的评价一向正面,然而实话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一架构在当前的工艺水平下具有绝对的统治力

:p 您就直说ATi永远比NV牛不就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不及思考 该用户已被删除
76#
发表于 2006-11-19 13: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l8412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77#
发表于 2006-11-19 13: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6-11-19 13: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ineday 于 2006-11-19 13:40 发表

:p 您就直说ATi永远比NV牛不就得了?


我不得不佩服阁下的理解力,同时哀悼一下自己的中文水平

在架构上,G80确实比R600的先进,只不过这样一种先进性目前来看待嫁过于高昂,并且其日后发挥需要相应的制程工艺作为保障

工艺的提升对于双方都有好处,至于R600能否生存到架构本身的频率上限,这一点不无疑问,因此我并不认为R600相比G80多么糟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6-11-19 13: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1-19 13:42 发表
如果考虑到R600本身的设计,可以认为从工艺进步中所受到的益处,肯定不如G80那么多
实际上,ATI根本就是情报战的失败者,等下我开贴来讨论一个类似的有趣话题


R600能够生存到架构频率极限的那一天吗?

还是说G80可以频繁调整制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6-11-19 1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9 13:46 发表
R600能够生存到架构频率极限的那一天吗?

还是说G80可以频繁调整制程?

问题是现在需要更先进制程的偏偏是AMD图形部
如果R600用90nm来做会如何??根本就不可想象!
G80如果用同样的80nm就可以做到SP频率翻倍——当然这不是我说的,我什么都不知道:unsure:
G80是少量基础资源很高频率,R600是大量复杂资源较低频率,至于谁的做法更好,DX10时代的游戏来证明
不过G80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R600面对的压力更大一些

[ 本帖最后由 killpmp 于 2006-11-19 13: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4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