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大死人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既然都是US,那R600也一定有类似G80-Gigathread的功能吧

 关闭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6-11-19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wu1 于 2006-11-19 19:46 发表
eji的意思是只要G80能解决散热问题,频率可以到很高?   而ATI不行?


Power6作到 pipeline stage不增加,熱量不增加,然後時脈兩倍。
G80的候繼者會做到同樣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6-11-19 22:12 | 只看该作者
話說你們要回題了嗎?GigaThread到底有什麼功能說是R600沒有的啊?X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6-11-19 23: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ji 于 2006-11-19 22:04 发表


Power6作到 pipeline stage不增加,熱量不增加,然後時脈兩倍。
G80的候繼者會做到同樣的事情。


G80的候繼者   是G80的下一代还是说G80的80nm,65nm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6-11-20 00: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ji 于 2006-11-19 22:04 发表


Power6作到 pipeline stage不增加,熱量不增加,然後時脈兩倍。
G80的候繼者會做到同樣的事情。


這樣(G90)能實做出來以後就不得了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6-11-20 12: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9 20:50 发表


512bit肯定没有

256bit的话...考虑到DIE size与良品率,至少在GPU这一块我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理由处于劣势


512bit肯定没有

[ 本帖最后由 SM5 于 2006-11-20 12: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6-11-20 1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M5 于 2006-11-20 12:21 发表


512bit肯定没有?


肯定没有成本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6-11-20 1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20 12:51 发表


肯定没有成本优势


我还以为取消512bit版本呢![fly]This is sample text[/fly]

[ 本帖最后由 SM5 于 2006-11-20 13: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6-11-20 15: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9 20:39 发表

R600的架构比较传统,因此频率潜力自然不及G80

不过这不等于R600的频率表现不行,至少目前没有这个迹象

G80的优势更多的是潜在的,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发挥尚不可知(笔记这不完全取决于它)


應該這樣說....

G80的shader performance除了擴增ALU數量、提升整體時脈之外,多了一個選項是只提昇ALU部分的時脈。
和把包含hardwired等比較難提升時脈的部份一起拉上去相比,只提昇ALU的難度自然是比較低;
但是高頻還是會帶來相映的麻煩,如區域發熱量集中等等,所以會需要更多設計上的巧思來做輔助。
以目前來說,這個結構的幫助除了性能之外,其實當下更多的部份是在有效的電力控制管理,以及成本的控制上,
最後,這個結構還有更多未來潛力的可能性。

R600的結構則比較沒有存在這樣的考量,仍然是整體單一時脈的關係,要衝上更高的頻率困難度比較高,
不過仍然存在thread可以支撐的前提下,線性擴展ALU總數的方式,所以基本上這個結構並不代表性能會有弱勢,
就和當初R520在thread上有優勢,分支延遲隱蔽性能極佳;但是還是要靠後續延展的R580才能取得優勢一樣,
不見得設計上的優勢一定會帶來性能優勢,因為與實際應用有關;更別提實際應用效果與市場銷售也不是絕對的等號。
只是這仍然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可以想見ATI仍然會在未來引入這個設計。

最後,對當下產品的勝負部份,請各位耐心看下去。
目前G80的結構還有很多未解之處,未考量到的弱點也應該是存在的。

----
ghrs2010兄,你也不必急著把業界的陰终撃贸鰜硐胍?f服人家嘛。: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Eji 于 2006-11-20 15: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6-11-20 1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ji 于 2006-11-20 15:42 发表


應該這樣說....

G80的shader performance除了擴增ALU數量、提升整體時脈之外,多了一個選項是只提昇ALU部分的時脈。
和把包含hardwired等比較難提升時脈的部份一起拉上去相比,只提昇ALU的難度自然是比 ...


看来ALU部分频率太高会很麻烦哦起码区域的热量不知道怎么带走

[ 本帖最后由 SM5 于 2006-11-20 18: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6-11-21 00: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SM5
2006-11-20 18:31 发表
看来ALU部分频率太高会很麻烦哦
起码区域的热量不知道怎么带走 [/
quote]
northwood最早引入倍數ALU(定比
例2x),結果它是P4體系裡溫度最低
的,也沒有特殊材料,所以很多
事情總有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07-11-1 2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9 14:38 发表


很不凑巧,R600最引以为傲恰恰是AA


确实,您说得很对,这是R600能成功隐退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lol: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9 14:41 发表


莫非你以为R600的硬件AA加速只是纯MSAA那么简单:lol:



NO NO NO,我认为他还具有MSAA减速功能 :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ylphid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2#
发表于 2007-11-1 21: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07-11-1 21:40 | 只看该作者
ATI真是让广大Afan失望了:hu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4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