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来不及思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R6XX:失落的背后

[复制链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61#
发表于 2007-8-21 14: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8-21 15:12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8-21 09:45 发表
RightMark的问题B3D有人解释过, 我大白话翻译一下
S Y
lph1rcA
zv/rUd]WE.PCINLIFE我们的讲场基本上是因为D3D10 hlsl的语法检测及其严格, 所以基本上, 在D3D9上由driver优化的代码, 现在都要shader programmer手工完成。&P)g5RG

包括循环展开, 条件判断, 指令重排, 都限制到了最高限度。只要指令重排可能影响数据精度, 就会被废止。        ~+N,s8f0@qU

3sVr3F{obJ7{比如a * b * c * d不能被优化为(a * b) * (c * d)。
`M,Rf'jwe.pcinlife.com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8-21 15: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acri 于 2007-8-21 14:12 发表
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一块显卡只有在别人优化的前提下才跑得好,那么可以肯定,在没大量塞钱和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是很少会得到该有的优化的。
这也可以说是魔鬼定律了,你越是需要某样东西,你就越是得 ...


如果R6x0以後的GPU長期使用這個結構的話,那麼應該會有足夠的資源累積給compiler,遲早可以發揮優勢。
VLIW某種意味上是一種趨勢.... 也有人提到這個5D VLIW和Power6很像。_A_
如果真的問題發生在指令optimize這關的話,那麼只要後續產品繼續堅持用5D VLIW,遲早兩三年內會得到一些成果。

不過GPU這種東西三天兩頭換架構的....R700可能還和R600有點關係,R800還會維持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8-21 15:3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兄的帖子是比P叔的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acingPHT 该用户已被删除
65#
发表于 2007-8-21 17: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7-8-21 17:24 | 只看该作者
G80的架构确实算是逆天而行。在GPU越来越向CPU靠近的大趋势下,R600的设计确实有他先进的一面,Intel未来的GPU也是支持超长指令集的向量架构。但是实际上R600的设计还是失败了。因为木桶效应。G80的相对强大在于它的架构相对均衡,但是他显然有明显的弱点,就是GS部分。我以前曾经强调过这一点。当时还有人觉得不可思议。NV的赌注押在DX10的广泛使用不会在07年年底前开始。R600倒霉在强大的运算能力被几个关键节点限制得死死的,如同先天缺陷的巨人。
我仍然认为向量架构会回归NV,毕竟运算能力是基础,为单纯提升效率而付出的空间代价很快就会变得无法承受。也许G92的双核心架构就在预示着这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8-21 1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u0202 于 2007-8-21 17:24 发表
G80的架构确实算是逆天而行。在GPU越来越向CPU靠近的大趋势下,R600的设计确实有他先进的一面,Intel未来的GPU也是支持超长指令集的向量架构。但是实际上R600的设计还是失败了。因为木桶效应。G80的相对强大在于 ...


不对啊,G80用比R600少的晶体管数量跑出了远远强过R600的DX10游戏性能。
目前所有的DX10游戏都是G80占优,就算年底DX10普及了,依然是NV的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贵族蓝翼 该用户已被删除
68#
发表于 2007-8-21 18: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8-21 1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贵族蓝翼 于 2007-8-21 18:31 发表
不是每个人都会像NV那么疯狂,从84GS到88U都拿1.X亿晶体管去做仲裁机构(_(

这不可能,1xxM都用来做arbiter,那shader、TA、TF、ROP、CSAA拿什么来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8-21 19:4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继续!虽然看不太懂你们说的那些名词,不过还是很感兴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7-8-21 2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hj9 于 2007-8-21 17:33 发表


不对啊,G80用比R600少的晶体管数量跑出了远远强过R600的DX10游戏性能。
目前所有的DX10游戏都是G80占优,就算年底DX10普及了,依然是NV的天下

ATi从R520开始的臃肿架构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理论上64X5确实比128X2更经济高效。我也搞不懂ATi用那么多晶体管怎么弄出一个先天有缺陷的东西,而且连驱动都陷入困境。从架构设计上说,R600确实在运算单元上比G80强大的多,在GS上面也是如此。(当然理论上再好实际发挥不出来也白扯)其实想想,如果G80在GS上实现1:6的还算看得过去的比率,晶体管恐怕至少要增加1/4;如果是1:12呢?将来单纯凭管线数量看效能会变得不合时宜。以线程为单位的指令吞吐能力才是核心。这点上说G80的架构算不上有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7-8-21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shu0202</i> 于 2007-8-21 20:32 发表 <a href="http://we.pcinlife.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222483&ptid=81126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br />
ATi从R520开始的臃肿架构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理论上64X5确实比128X2更经济高效。我也搞不懂ATi用那么多晶体管怎么弄出一个先天有缺陷的东西,而且连驱动都陷入困境。从架构设计上说,R600确实在运算单元上比 ...
<br />
说到头根基问题是啥:erm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7-8-21 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作者不到ATI 或NV去就职真是天大的浪费啊!!!

ATI 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难道是吃干饭的?! 还不如本文作者明白吗??? 三思,三思!!! 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7-8-21 23: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色粒子 于 2007-8-21 22:57 发表
本文作者不到ATI 或NV去就职真是天大的浪费啊!!!

ATI 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难道是吃干饭的?! 还不如本文作者明白吗??? 三思,三思!!! w00t)

:shifty: 酸人是没有必要的
:devil: 做这行的经常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7-8-22 11: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色粒子 于 2007-8-21 22:57 发表
本文作者不到ATI 或NV去就职真是天大的浪费啊!!!

ATI 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难道是吃干饭的?! 还不如本文作者明白吗??? 三思,三思!!! w00t)


能看出问题的所在、能“设想”出一个平衡而完美的构架,跟能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将其实现,完全就是两码事。按照你这种逻辑,“内行”的厂家设计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用家根本就没有对其评头论足的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7-8-22 1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u0202 于 2007-8-21 20:32 发表

ATi从R520开始的臃肿架构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理论上64X5确实比128X2更经济高效。我也搞不懂ATi用那么多晶体管怎么弄出一个先天有缺陷的东西,而且连驱动都陷入困境。从架构设计上说,R600确实在运算单元上比 ...


很早就有人说过,5个里很多时候只能同时用到1个,加上频率上的劣势,就造成今天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8-22 1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potomac</i> 于 2007-8-21 14:20 发表 <a href="http://we.pcinlife.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219473&ptid=81126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就长远来说,偶还是坚持VLIW具有较大优势的观点。<img src="images/smilies/tongue.gif" smilieid="30" border="0" alt="" />
<br />
长远有多远?难道是ATi收购Bitboys留下来的后遗症么?:huh:
等到那一天来临,R600积存已久,性能也...虽然资源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7-8-22 12:4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需要游戏开发人员手动调整指令才能充分发挥5-way super scalar,那恐怕R600的架构是很难在DX10时代有什么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8-22 12:5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这篇帖子,似乎G80现在的缺点只有tessellator和output这2项,而R600的缺点就太多,所以才会大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ellw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80#
发表于 2007-8-22 13: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29 0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