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zifzh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惊天大骗局,44.1KHz的采样率真的够吗?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12-26 2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ippyyy 于 2007-12-26 22:44 发表 $ r4 ~# E% t, O
这个不太明白,为什么恢复信号会有两种可能?:loveliness:请教一下

- m6 v( \6 x, g' t, M1 W! c+ J2 K4 _$ p6 f( }* \
比如说,有一个20KHz的高频信号,用44.1KHz采样,那么得到的数字结果因为存在相位差,所以得到的数字看起来像一个很低频的信号了(假设是1Hz,懒得算到底该是多少)。/ I3 c* Y# `& Y4 ]- o
那么由于LZ说的那个现象,你就无法区分这个信号是真正的1Hz信号,还是20KHz采样以后由于相位差得到的信号。2 _+ |2 C) y. S5 O- A5 g5 h
如果排除掉非常接近44.1KHz/2的高频信号,排除掉20Hz以下的信号,那么再进行波形还原的时候就不会存在歧义了。2 ]3 y+ D3 o0 H7 n: L. A/ G, n
所以为什么44.1KHz信号采样格式不标成0HZ-22.05KHz的频响范围而是20Hz-20KHz呢?就是为了避免LZ说的那种现象以及歧义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12-26 23: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lol:2 R/ Q, \7 ]; L. f/ ]; E0 C5 [
原帖由 jhj9 于 2007-12-26 23:17 发表 ; k/ e* ]* c! y6 N$ a' ]7 t+ a

' J3 L  X- B2 G1 h% \2 ?, P$ ~4 Z" m
比如说,有一个20KHz的高频信号,用44.1KHz采样,那么得到的数字结果因为存在相位差,所以得到的数字看起来像一个很低频的信号了(假设是1Hz,懒得算到底该是多少)。1 a3 p' ?: a+ j3 C7 O4 w* V
那么由于LZ说的那个现象,你就无法区分这个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12-26 23:39 | 只看该作者
采样定律是经过证明的,只能说是人耳可以听到20000Hz以上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12-27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eryoung 于 2007-12-26 23:39 发表
" I# b( `4 \6 j# K  Y3 ~采样定律是经过证明的,只能说是人耳可以听到20000Hz以上的声音

( V# f. X: k8 J. b大多数人的耳朵不能直接听到20KHZ。' W9 q  W, H( z* _0 H, x0 o- S: Q
但是20KHZ以上的音频信号对实际听感会有影响,# u  K9 {% t; L# T& @+ \
原因很简单,人耳不是理想的声电转换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12-27 0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hj9 于 2007-12-26 23:17 发表 ' ]3 k, y3 ]1 ^. Z) L9 d

' L1 |+ P$ [3 g# P5 Z4 P, c' G4 P6 ^9 M$ y0 O. \9 ]( h4 V/ ?5 \& L
比如说,有一个20KHz的高频信号,用44.1KHz采样,那么得到的数字结果因为存在相位差,所以得到的数字看起来像一个很低频的信号了(假设是1Hz,懒得算到底该是多少)。& l& R0 _  x0 ~' q! C2 P
那么由于LZ说的那个现象,你就无法区分这个信号是真正的1Hz信号,还是20KHz采样以后由于相位差得到的信号。2 A) K4 X5 R! F6 _$ G2 o# c* G% u" F3 I
如果排除掉非常接近44.1KHz/2的高频信号,排除掉20Hz以下的信号,那么再进行波形还原的时候就不会存在歧义了。
: b# k% O# p3 ^# N  K, @4 d4 s0 K所以为什么44.1KHz信号采样格式不标成0HZ-22.05KHz的频响范围而是20Hz-20KHz呢?就是为了避免LZ说的那种现象以及歧义的发生。

5 K% c; H: ?. I3 R$ o( u) d% U; A鸡神啊,求您了,饶我一条小命吧:cry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7-12-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揍个热闹而已,不懂。向前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12-27 1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 于 2007-12-27 08:48 发表
/ n+ L* l: W2 ~9 N+ \! F: m9 B  U8 e$ m& N8 g2 Q) o
大多数人的耳朵不能直接听到20KHZ。2 z3 Y: I: c1 s, ]" f. S
但是20KHZ以上的音频信号对实际听感会有影响,
4 X7 W/ O  @4 c+ S& f, Y" Q原因很简单,人耳不是理想的声电转换设备。

0 A( `7 t& z9 K
7 Z+ y! \" A1 J  E人耳的个体差异太大了:shift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7-12-27 1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im.lee 于 2007-12-27 11:02 发表 , c1 x2 i6 d( O

5 H0 ^& [+ M- z$ m  |1 E# y6 ]( O; W5 D; u! @
人耳的个体差异太大了:shifty:

0 J7 B# Q  `" \2 \. W& U. y/ m我已经考虑了,比如XXKHZ以上的音频,单独听没有感觉。6 n* }% W9 t# d/ x8 ^* [- Q
但是如果把音乐信号中XXKHZ以上的信号过滤,会对听感产生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12-27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的帖子

Yeap···这也是 DAC 出书必须滤波的原因乜··是吧···嘎嘎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12-27 13:38 | 只看该作者
B) 不知道LZ在大学看的是哪本书写44.1KHz采样就足够的?我学测试技术的时候书上只是说“至少2倍或以上”的时候不会发生“明显的失真”。. K+ l, b" O' V: [% M! |5 W- O
不知道是不是LZ看书的时候也失真了呢?:shift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7-12-27 14: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erculesVR 于 2007-12-27 13:28 发表
$ W0 C9 Y- {9 Q. y+ S/ `Yeap···这也是 DAC 出书必须滤波的原因乜··是吧···嘎嘎乜
' ?$ i5 ^7 E& a& o
是哦,那些人嚷嚷啥高频听不到 所以不需要滤波,实在是搞笑到极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ween_671 该用户已被删除
72#
发表于 2007-12-27 15: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eleron370 该用户已被删除
73#
发表于 2007-12-27 15: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7-12-28 00:43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声音可以如此抽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7-12-28 01:06 | 只看该作者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呀  大哥,看来不是电子信息工程出生得,这个你想推翻 来点数据推导OK
6 c3 h8 P/ l! s- M6 D- C+ h  e9 f凭嘴说 和感觉就能推翻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7-12-28 01:08 | 只看该作者
低于20HZ为次声波,听不到* v) I$ N0 T; l+ @0 [1 W0 u
高于20KHZ为超声波,更听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12-28 01:53 | 只看该作者
还在讨论啊 :lol: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2: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东西其实非常复杂。通过这几天的研究搞清楚了很多东西。/ I$ g7 p/ i( F# H1 T4 `$ u

) J0 L5 D2 K7 J* ?  f' y, _其实我以前学的时候真的是没有好好的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想起来,不知道是教科书有问题呢?还是我误解了?不过现在看来我原本对奈奎斯特采样频率的误解并不是个例,绝大部分的人都存在这个误解。甚至有些看似权威的论述也有着这样的误解。
# Y/ F2 `/ G" y% Q  J# n8 m1 j( }6 P* ?5 P  q& H
其实奈奎斯特采样频率只是定义了一个下限,一个不产生混叠的下限,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而已。而我们原本的误解是只要高于2倍就可以完美重现那个频率,那是绝对错误的。换句话讲奈奎斯特采样频率只能保证不完全丢失,不为零而已。而对于离散信号要进行良好的采样的话,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是远远不够的。" y& k( _3 s0 ?3 s% h1 N6 A4 \
; B3 \1 S# x5 K. L6 o- \
所以,我1楼的论述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看来CD用了44.1Ksps的采样率,然后又标称为20KHz实在是有着太大太大的水分了。20KHz只是“有”而已。还不光是衰减n个db的问题,失真也是吓死人。我现在大致估算了一下,CD的频率响应如果按-6db来圈定的话,不会高于6-7KHz。当然,这一切全发生在录音环节,也就是说模数转换的环节。数模转换没有这个问题。3 K& J% O6 r" ^2 T4 L5 h

2 {8 u8 d. g" k3 _# l4 N/ e3 ~那为什么我们实际听下来还觉得44.1Ksps不错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人耳实际对高频的部分太不敏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12-28 13:04 | 只看该作者
纯拿理论说事容易越说越没谱...; K1 T% C. s; q, r/ O' B- @! |

! F+ w; E% Z3 o9 s1 @首先搞明白音乐是什么? 就有有节奏,旋转的声音. 前提是你必需要听的见...人耳精度确实不高...很明显的一个道理, 192K取样肯定比44K取样精度高... 就象尺子, 量个身高的话, 精度到CM就可以了.你硬要拿螺旋测微仪量身高, 我也没话说, 只能告诉你, 你早中晚量三次出来的结果都不会相同.% s" B7 K2 {& J  t

: ^# r- \8 T! r. j- @就象CD和磁带来比的话, 差别是很大的....但是HDCD和CD的差别就很小了....
% i2 L: j# j7 G6 z& `( p# {8 J$ ?  d( g* a2 N7 X
目前大多数人的放音设备, 在回44K的音乐时已经力不从心了...就算换192K也不会有什么质变...拿某网友的话, 320K的MP3听起来和原版CD在二三十万的系统上已经听不出差别了....这个方面, 人耳的分辨率和放音设备已经远远落后于192K这个音源了...不过某些狗耳, 猫耳级别的人可以适当升级一下.
9 N  m4 Z1 L; d4 `- b9 H, l$ u, y
8 l" B; x5 I6 u& a6 J+ a- b音响是一个系统, 单纯提高某个环结是没用的...说白了. 192K还只是个卖点而已, 有没有他对我现在听音没有任何影响...不管是GAME和还是音乐的...
8 @7 z- c% n  Q# {  G2 o
$ V  M5 G6 v4 h1 t, p! \BTW, 实际测试下来, 我能听见的上限不过是14K而已, 木耳是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7-12-28 13: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7-12-28 13:04 发表
7 }: O% u7 t# R9 w. x纯拿理论说事容易越说越没谱...: p2 y, g! V2 N/ O

% s5 G! u; Q" e8 i首先搞明白音乐是什么? 就有有节奏,旋转的声音. 前提是你必需要听的见...人耳精度确实不高...很明显的一个道理, 192K取样肯定比44K取样精度高... 就象尺子, 量个身高的话, 精度到C ...
5 n/ d* t& Z$ t) F3 t
你可以试试看强行去掉音乐信号里面14KHZ以上的声音。
; [" {+ }8 Y' x( C) ?看看听感是否有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1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