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酷风
) C* L) ^8 M6 }( m7 U; c1。那就是电感嘛,不过单元的模型不是一个电感那么简单的呀...我有空研究研究吧! f! _ Y, Z4 U* c D, D2 B3 a0 i# T3 P2 r0 W' ?1 y8 |
( Q. Z) J0 W0 A6 b; k+ x, l5 ], z+ @4 b
2。这个...前面的讨论已经混乱了,这个实验的主要测试是咸菜对信号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不是找两个咸菜的区别呀...我这么说吧,如果实测两条线的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18db的直线和一条20db的直线,那么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两条咸菜是区别的,很明显,增益不同嘛,但是,这个结果也说明了,咸菜有用论(即咸菜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衰减)是错误的,因为实测曲线是直线,我再重述一下实验结果和观点的对应关系
! i- A+ D J' @, U. `$ z( PW) ?& p& Q4 E5 J# G
1,实测结果为两条歪七扭八的曲线,则咸菜确实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增益,咸菜有用论成立,但是还没完,这个时候该抽象一个模型出来,看看这样的咸菜是否符合国标中对阻抗的要求,如果不符合,那还得弄条符合国标的线(如果有明显的容抗/感抗,即使是再贵的线,也不符合国标)来再测...那就是后话了+ @: k6 E/ N! u; Q, I, Q2 Y" ~* Y
2,实测结果为两条直线(不管增益是多少),则咸菜无用论成立,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直线则一定符合国标中对感抗和容抗的要求/ A! r) T# r# b( }7 l0 L) n( C+ O E" A2 ?2 P
% d) n- R } Q6 z+ ?6 e% T- ]5 i, j2 K. v
下面是解释:% f# b' V, T4 C$ z1 |* U4 S R e' q0 f$ z* n! r
主要针对的观点就是“用了xx线,高频亮了,低频下潜深了..”这种观点,也就是说,大部分发烧友认为咸菜的区别是不同咸菜在不同频段的增益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观点则是”达标的咸菜,在任何一个频段对信号都没有人耳可闻的衰减”* E2 C9 j* j0 C: K; r+ m K {& ]. T3 f- N
大部分发烧友烧咸菜,原因无非是,"xx线高频好""xx线低频下潜深",“xx线发蒙”等等,翻译成模拟电路的语言就是,咸菜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着不同的增益,再具体到波特图上,就是一条在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很大的起伏的幅频特性曲线,我们则认为咸菜的幅频特性曲线在音频的范围内是一条笔直的曲线,矛盾就在于这个观点的不同,如果符合国标的咸菜测出一条笔直的幅频特性曲线,那么之前那些说明那些发烧线的区别,要么是心理作用,要么已经在咸菜上体现出了明显的容抗或者感抗(这个就不能算是合格的信号线了,信号线的功能是传递信号,不是处理信号)' _6 `* f, M, M/ k5 I# V2 _3 p J% b$ E% X# T6 f' Y( q( M
+ l6 D& * @' _, ?( q/ |5 H1 |/ ~# b! E2 j& n
如果铜线测出平直的曲线,那么银线高频更亮这样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因为铜线对高频段没有与别的频段不同的衰减,已经是100分了,银线如何能拿到一个比满分更高的分数呢...除非银线能想办法对高频信号不但不衰减,反而加增益,这个就不是我们所探讨的咸菜的范畴了,而是一个标准的微分环节了. P3 j+ Z( S8 l4 }7 ~ f. {0 h
( @7 e. F9 P4 F3 [9 J E7 o* K. A4 X" C5 ?0 D6 u$ T' u5 L- t( k
不同材质的咸菜要是说服力不够的话,可以以后再diy一个银线的对比测试,这个可能就有点麻烦,最近也不一定能确定时间测试,所以我说先测特性,因为这个特性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两条不同的线,顺便测试一下不同咸菜的区别,当然没有银线,这个对比的说服力在很多发烧友眼里就大打折扣了。
$ x3 x% f9 k# u' a% g' \
0 M- p, X( Q! f0 f% b7 j3 C. L9 q; j7 e所以,最核心的是,咸菜的特性到底是什么,这个您同意吗?/ N, i# w9 ~ | Z0 w2 G5 l
karrigan 发表于 2009-12-11 00:28 ![]()
9 C% a3 W) _0 t7 m' Q. |1。建议你研究一下。连基础的电声单元都不清楚就这样发议论,呵呵,我可没这个胆量
9 r3 I5 z4 z) l9 X8 B, S, e0 c2。实验结果和观点的对应关系,都是一条直线的话同样可以说明线材是有区别的,只是这个区别不是一般发烧友所说的那种区别,反倒是可以验证了我手头两条线音量相差6db这个事实。至于说容抗或者感抗,上次就已经有网友测量过了,不同的线材这两个指标差距相当大
$ U4 j2 Q# g4 g3。按发烧友的说法,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所以多股线比单股线高频会好一些,你在选线材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差别,只是据说这差别没那么明显
; D3 I4 Q9 E% H3 L' `" N9 A, B. j4。这点是我昨晚上突然想到的,也让我一下子就觉得很泄气,发现我发这个帖子其实很无聊也很无用。这个测试是建立在仪器的精密度比人耳更高的基础上的,但是:你可以知道仪器的测量阈值,可是你知道人耳的阈值是多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