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kidd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600的真实面积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06-11-24 22:0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以前在某地~看到一个IP来自美国MS公司的人说:“不管SM几点几,
DX10渲染7个步骤,其中3个可编程~VS PS GS~4个IO 或者其他相关的操作,
而DX9只需要4个步骤,2个可编程VS PS,2个其他设备相关操作```
所以DX9的卡无法模拟到DX10```”

貌似从这个话里能看出,确实DX10并没有非得要求是US的,只要能满足这7个基本步骤就能支持DX10`````````: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6-11-24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6-11-24 22:04 发表
采用US的前提是VS、PS指令高度一致,DX9就已经可以实现。

但是dx9的GPU VS/PS具备的是不同的执行能力
所以DX10才进一步规范 要求U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6-11-24 22:10 | 只看该作者
我说的是指add、mul、mad、dp等指令,在dx9c时代,vs和ps已经都要求做到fp32精度,在这样的前提下,VS、PS的ALU设计是完全可以共享的,US实现的前提在DX9C时代已经达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6-11-24 22:11 | 只看该作者
哦对了
还有一个重点忘记了说~
那个人还说:“DX10的卡还需要支持WDDM虚拟显存的概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查询结果1:美国
查询结果2:美国 Microsoft公司

如果您发现查询结果不详细或不正确,请使用IP数据库自助添加功能进行修正

[ 本帖最后由 graphiccard 于 2006-11-24 22: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6-11-24 22: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6-11-24 22:10 发表
我说的是指add、mul、mad、dp等指令,在dx9c时代,vs和ps已经都要求做到fp32精度,在这样的前提下,VS、PS的ALU设计是完全可以共享的,US实现的前提在DX9C时代已经达成。

要这么说DX9开始就算了 为啥一定要加C?

C1不就是个例子么
US和API外部没多大关系 还是GPU内部的结构
但是DX10提出了要求 DX9则没有

而且外部上满足DX10要求
就是分离构架 API层面上做到"US"也不是不可以阿。
只是GPU内部资源还是各司其职,VS/PS各自去自己的资源
但是完全没有达到US的本义。

说到底共享ALU是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6-11-24 2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raphiccard 于 2006-11-24 22:11 发表
哦对了
还有一个重点忘记了说~
那个人还说:“DX10的卡还需要支持WDDM虚拟显存的概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查询结果1:美国
查询结果2:美国 Microsoft公司

如果您发现查询结果不详细或 ...

还有StreamOut。。
这个更重要
这里就不用把dx10那套东西全贴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6-11-24 22:28 | 只看该作者
你被DX10里面的Common Shader Core唬倒了吧?这里的Common Shader Core其实是指资源可以高度共享或者说相交利用,但是这不代表DX10要求US。

US的前提是指令高度一致,这样就可以实现同一个结构的处理器跑VS、PS、GS指令,就好像CPU,对CPU来说,无论PS、GS、VS,都是照吃不误,因为对CPU来说,这些指令都是一样的,只是它们对应的对象不一样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6-11-24 22:3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DX~
你们有DX10中文版的文档么?: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6-11-24 2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6-11-24 22:28 发表
你被DX10里面的Common Shader Core唬倒了吧?这里的Common Shader Core其实是指资源可以高度共享或者说相交利用,但是这不代表DX10要求US。

US的前提是指令高度一致,这样就可以实现同一个结构的处理器跑VS、 ...

我明白你的意思
DX10要求的US是API层的
硬件内部如何并不要求
但是硬件无法实现US 实际在US上得到好处的就只有Deverloper了
GPU资源的复用和平衡VS/PS 就无从谈起

这个话题和以前在假定NV50是分离构架的时候能否支持DX10很类似
结论是肯定的。。。

话说回来 刚才我自己的描述是错的
看来不要把这两个概念拎到一起去 把自己绕晕了

但是DX10要求硬件具备这个条件
这个DX10要求的是API层的 和GPU内部无关

[ 本帖最后由 ayanamei 于 2006-11-24 22: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6-11-24 23:3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技术帖,大家继续盖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06-11-25 01: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24 16:29 发表

R600的晶体管数量大致上是600M级别的,所以我觉得布局上多多少少还所有一些改进


我正在等確實的數字....

不過我是對"可以塞下512bit MC = 比較強"這點有意見。
以我的意見來說,我是認為"避開了投入512bit MC的必要性"這點感到比較可觀。
G80當初我是覺得怎樣都會有512bit的。

實際上不論是G80或是R600,pad-imit都並不明顯。
當年NV30和NV35之間就達到了128bit跨256bit,結果這兩者之間的電晶體差異呢?
說真的,去掉FX12和FP16間的落差,剩下的是零頭吧我想。
更別提NV25和NV30之間規模的落差,就算NV30其實本來有256bit MC(這是有可能的),
就算是full crossbar,512bit是256bit的4倍,硬要在NV3x上做512bit,在電晶體上的開銷多大?
其實沒想像中的大吧。(重點是帶來的發熱比例,可達時脈的降低等等負面因素,而不是Crossbar的成本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06-11-25 0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yanamei 于 2006-11-24 22:21 发表

要这么说DX9开始就算了 为啥一定要加C?

C1不就是个例子么
US和API外部没多大关系 还是GPU内部的结构
但是DX10提出了要求 DX9则没有

而且外部上满足DX10要求
就是分离构架 API层面上做到"US&qu ...


因為DX9C才強制32bit精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06-11-25 01: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ineday 于 2006-11-24 21:22 发表

但是对于片内的分配器,驱动只管像平时一样下达VS/PS指令,由分配器也就是Gigathread来判断给哪些单元PS哪些单元VS——正如NV所说的Gigathread的作用——来看,是不需要驱动插手分配工作的。


其實說真的,從ATI提供介面來控制Arbiter的動作來看,我是蠻懷疑ATI的arbiter本身的工作效率的。
不然這種外部可以控制的介面,本身就是個製造效率問題的根源啊。
"因為夠慢,所以外界可以插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06-11-25 0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ji 于 2006-11-25 01:09 发表


其實說真的,從ATI提供介面來控制Arbiter的動作來看,我是蠻懷疑ATI的arbiter本身的工作效率的。
不然這種外部可以控制的介面,本身就是個製造效率問題的根源啊。
"因為夠慢,所以外界可以插手"?

R600的情况不太清楚,Eji的意思是R600的Arbiter是靠驱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06-11-25 0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ineday 于 2006-11-25 01:24 发表

R600的情况不太清楚,Eji的意思是R600的Arbiter是靠驱动的?


我並不太確定;不過基本上Driver能影響動作的Arbiter,其實都還蠻令人擔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06-11-25 0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ji 于 2006-11-25 01:04 发表


我正在等確實的數字....

不過我是對"可以塞下512bit MC = 比較強"這點有意見。
以我的意見來說,我是認為"避開了投入512bit MC的必要性"這點感到比較可觀。
G80當初我是覺得怎樣都 ...


我觉得做到512bit MC确实没什么,能够在可以接受的发热表现下----当然我是觉得不可接受----以及还算可以的频率下做到512bit就不能不说反映了一定水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23j 该用户已被删除
197#
发表于 2006-11-25 10: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06-11-25 10:3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早点出来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06-11-25 11:50 | 只看该作者
R600不把输出部分外至的话,会影响输出的效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06-11-25 11:56 | 只看该作者
G80的1D ALU是暂时的吗?以后会回到4D+1D或3D+1D吗?

[ 本帖最后由 SM5 于 2006-11-25 12: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0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