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l005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愚弄听众100年!音响界的十大谎言!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09-7-22 11:25 | 只看该作者
沒那么嚴重吧! ^& D5 m5 r0 |$ \& t9 [; N
就材料而言
  u) d' k( M6 _' ?5 H假如是容易氧化的材料自然會影響音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09-7-22 11:26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605080&fpage=0&toread=&page=1" ok,我好歹是把自己很久以前的实听实验放在这里了,连证人都有确认。我只想问你”凡事讲依据“倒是可以拿出些什么来呢?或者说比较过什么电源线根本没区别呢?嘴皮上吵是没意义的,事实上呢这里的人最喜欢这样。什么器材看看做工就大概YY出档次了,连最起码的实际听一听都不肯,不晓得是对耳朵没自信还是什么奇怪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09-7-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谁能告诉我hi-fi不进行双盲测试的原因呢
+ [1 M0 K% D/ C, c2 u0 \+ \0 ljesseking 发表于 2009-7-10 10:11

3 `. E# Z% e# a
6 s% [( e3 h1 S2 k你不做盲听,为什么以为别人也不盲听呢?6 k$ G% ^2 N2 _8 A  ]
: p# q. ?& u- Z9 O
事实上盲听在hifi爱好者中很普遍,是为了确认某些争议事实。
" l$ {/ S. k. R* g) C4 B" l8 D9 d4 A" E; k; p, H
但未必什么时候都必要,毕竟很多区别一耳朵就能听出来,只要你不是要去说服某些固执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09-7-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有点扯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09-7-22 17:07 | 只看该作者
164楼你不说我也已猜到你是从耳坛来的妖孽,耳坛搬出来的东西在我看来没有能作为证据的说服力,因为耳坛的人连电池都能听出区别已经是火星科技都不能办到的了,更何况谁提出谁举证,你明白什么是证据吗?就凭你们一帮人在小圈子论坛里面你言我语三两句口水话就想当证据?最起码的有图有真相都没做到,线材ABX方法也没写清楚,在场几人、谁听谁换器材也没写清楚,ABX最主要是不能让听音者能根据除声音以外的因素判断是否换了线,怎样做到这一点也不交代,就凭这样就想当证据?
2 f% g8 s5 t4 B8 |" W+ |% O7 p) q
嘛,没功夫跟你扯,谁YY谁自己清楚,我可没说买上万线材的人都是猪,而事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6#
发表于 2009-7-22 17: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09-7-22 17:5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派是无敌的,,,$ X$ \) b. z" r( |. G
很难击倒,,,0 }2 @( R7 j9 e8 d6 }2 D: F6 [
$ M6 h# o% m8 @2 h5 {' h6 p' C; ]
不管数据派如何努力,,说东说西,,感觉派还是不为所动
- j* X  M" k2 `* Q
4 a0 D9 t: q" K, ~/ K2 E! ^& j! ^个人认为,,HIFI进入了宗教阶段: C. d+ K5 a" m, {! M
只要你是名人,,,,你就是事实,,,
  v6 A6 n- L4 l8 `( U7 ~希望数据派不要白费力气,,,: `! i  H7 c; U% B7 `

) M& V1 @) V( }感觉派,,,数据派,,大家互相尊重,,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09-7-22 1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ilaobing 于 2009-7-22 19:23 编辑 / g3 W# _/ T' w: W6 o% C

  l7 C3 I( T8 P+ l! G- n问题是:所谓“感觉派”已经摆出感觉了,那么“数据派”呢?摆出电源线对音质没影响的“数据”来?
7 c& ?9 Y! i1 {  T* b: P
" S* L/ `1 b* J* `5 \. a4 @科学一定是“经验”而来的,只不过有人以为是“感觉”;至少,科学从来不是YY而来的
4 I1 V" h+ b* u. [6 t7 ]* X, `0 h0 p3 V; S
别的不说,某些朋友老要把别人想成如何如何,起初是说我在YY“聚会”,也就是我说的聚会实听一事根本不存在;$ s5 A6 }" I/ F& z* [6 m
% B; Z/ N4 C$ S6 G
然后我放了事件过程出来,他又要说我没有严谨的论证。。。ok,我吃饱了饭去聚会不是为了证明给你结论看的。% `3 }7 Q! K4 ?# H( S  E/ {& H, I

7 E: }5 H/ j/ b3 f! y很简单,你可以拿出比较的实验结果,而不是只知道怀疑我的实验是否可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09-7-22 22:50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所谓“感觉派”已经摆出感觉了,那么“数据派”呢?摆出电源线对音质没影响的“数据”来?( Z; @  c& `! P) v3 \

3 E9 ~5 {' l' n8 P) Q科学一定是“经验”而来的,只不过有人以为是“感觉”;至少,科学从来不是YY而来的
2 W  g- |4 ?" \; k1 i- Q  t$ d
  p3 K% P& q' p+ B# P: Z9 }别的不说,某些朋友老要 ...
: e9 M; m9 F4 Z' G3 y( Uhilaobing 发表于 2009-7-22 19:16
4 o* Y. k" G8 x
唉,,,没意思
9 i' P- F; `7 Y7 l/ x拿出数据,,,
+ K; [! @, P( J' Y2 g人家一句“感觉不对”,,,就否定了,9 q9 x2 ^, m) O7 ]/ Q- h: M9 w
然后就是口水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09-7-23 08:44 | 只看该作者
线材的变化还是有的,我用3两纯银,打的线,比原来的铁氟龙线声音听起来好多。别人听过也有这种感觉。
: W5 y, j( i/ J* Vxiaomage 发表于 2009-7-15 12:58
, ?+ M$ O# w  U
银跟铜的电阻率相差无几,一个1.63一个1.69,这都能听出来区别啊?; U1 ~' _8 j7 k7 f8 |8 h5 v6 y$ `
怎么就没人搬台示波器网络分析仪之流的东西出来测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09-7-23 21:42 | 只看该作者
银跟铜的电阻率相差无几,一个1.63一个1.69,这都能听出来区别啊?
9 i, P  {: W; ~0 c3 D  V怎么就没人搬台示波器网络分析仪之流的东西出来测试一下。, \: f* B3 H! B  {' A6 K
Ranma 发表于 2009-7-23 08:44
1 p7 u; o2 C! U! w9 _- d
这个还真的很容易听出来" b+ c- I1 s: E& o1 l3 D
问题不在于电阻率,而是在不同频率的声音在不同线材中的通过情况不一样
3 p7 ]8 X( m' g% w  q, d! l3 P而音色的差别人耳是比较敏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09-7-24 03:33 | 只看该作者
82# ihf  
$ E! s4 }3 G* ?我还就觉得2元的线和天价线没区别,如果你家插座布线是普通2.5平方线的话,我的理解是你所用的线只要不低于系统里最次的线就可以,电源线不会处理没进入电源处理前的信号,电源线足够粗要承担大电流的说 ...% l, v! c, ?& r' P3 @- U* b
gfony 发表于 2009-7-12 09:23

7 l8 `+ ]' g0 o9 s9 y5 ^, U, {- R6 d2 y" u7 |4 Z, ~. C9 w9 P

" c3 p* M; V0 {9 p% w" q所有回帖都看了,最顶这位兄弟,一针见血+ n$ J: z5 I- W& x7 N# [( [; ^- [
0 h6 V3 E' P" L8 _8 `2 i- I, ^+ v
关于主题,本来想说几句的,仁者见仁,又懒的说了,就像我顶的这位朋友,一看就是聪明人
) v/ B- R. [: B: y! _% n+ C
, u1 c0 q" z( s本人也从事无线电10来年,也曾发烧过,发烧绝对没有错,不要烧糊涂了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09-7-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绝大多数人DIY或者打磨器材时候做对比都是盲听进行的,如果盲听听不出来区别那还调啥音?所以说在自己完全熟悉的系统上感受出更换电容、线材等带来的音色上的变化一点不出奇。而我自己本身也深信电容,线材的作用。
$ J; b' B: V3 U8 M
* m+ T# v/ |+ ^$ f3 D% v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所谓的盲听测试都是让受测者在完全陌生的系统间进行对比,同时现场还有一堆“不怀好意”的围观群众,这样对受测者来说又何来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09-7-25 18:22 | 只看该作者
请多买几个不同厂家型号种类的电容,照155楼所说的去做" x4 c3 ~+ z8 m% G3 G; K
酷风 发表于 2009-7-21 22:38

  B, p5 z! Q; [' m我一直在说客观证据,您饶了一圈电化学又回到主管听感了
/ c: ?( u( `( ?/ t# y  x  b最好还是能找到客观的证明,况且就电容来说,我手上的数据和您的听感就有不符合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09-7-25 18: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绝大多数人DIY或者打磨器材时候做对比都是盲听进行的,如果盲听听不出来区别那还调啥音?所以说在自己完全熟悉的系统上感受出更换电容、线材等带来的音色上的变化一点不出奇。而我自己本身也深信电容,线材的作 ...
. [& |1 k9 ^7 \% lchairmanai 发表于 2009-7-24 11:34

% \6 D1 J2 p0 O0 j, M# [) G- ~6 u6 ?# n7 \
这点不完全同意,应该说很多人自己打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心理暗示$ S5 f6 t& R; @% Y
除非自己就生产打磨的元件,在外购元件之前就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09-7-25 21:18 | 只看该作者
这点不完全同意,应该说很多人自己打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心理暗示
$ G7 A, r8 p6 T' w: c: g" l2 q除非自己就生产打磨的元件,在外购元件之前就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时候
0 w: [" G5 \5 j" M; v5 u2 Mwindyboy 发表于 25-7-2009 06:24 PM
: _, l8 _* c  s0 l6 g6 V3 O8 N

, h/ C' P1 R! P( m: o- S% d声音的冷暖就其实和橙子的甜酸本身就是一个道理,只要不是听觉太过于另类的人,大多数感受都差不多。  Z5 u( V# o- H
& u. ^' X1 W( o* p
就好象很少人会去说harbeth的声音冷艳而Venture则厚实温暖一样,这根本就不属于心理暗示
6 \# }* c$ D  I1 w! @2 h: B6 Z2 T1 P8 q) f
同样道理,放在电容线材上也一样。我想这个主题里面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都搞混了一个问题,所谓的线材论并不是说一味的追求天价线材,几百美元的就一定比几十美元的好等等。其实说白了,玩线材更多的就是玩的搭配,毕竟不同的线材有不同的声音特点,如果和系统搭配得不好,那几千上万块钱的线材不如几百元的自制散线那是常有的事情。, @0 H, ^0 {" E

) B" n! w' A( m% ^; T5 u( R所以说在线材和电容这个方面一向都是没有最贵只有最配的。0 ?5 N8 q- k# D/ l7 ]) V
6 q/ c) _2 u# j( p
另外,前面有一个网友用jensen来批古董电容的,我想说一句就是jensen也一样属于油浸,而古董电容市场上jensen所占的比例不是一般的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09-7-25 22:3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说客观证据,您饶了一圈电化学又回到主管听感了
' U/ S. @; N9 c- \/ H- a$ G最好还是能找到客观的证明,况且就电容来说,我手上的数据和您的听感就有不符合的地方. x' t  f( P4 {; {6 ]: X
windyboy 发表于 2009-7-25 18:22

) p. E. w( l: k% g- y+ C2 D哦,我以为你只是想知道; V! P/ _; D: Q1 _
既然你那么想要测试,而且有手段测试
. m4 \* f. C) m5 V2 x0 \9 B5 i) B  }6 K那么麻烦你测试一下同一容量不同型号的电容在以下情况作为耦合电容的数据:* U7 ]& W7 k/ k/ T) y4 n& {  h& B
从20hz到20khz电信号在扫描情况下,各个电容对于20hz到20khz电信号的衰减或增强程度和相位变化情况;- V4 }! V$ V. {* c- t( V( [; z3 Z
从20hz到20khz电信号在同时输出情况下,各个电容对于20hz到20khz电信号的衰减或增强程度和相位变化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09-7-25 22:35 | 只看该作者
这点不完全同意,应该说很多人自己打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心理暗示1 e* w% }! V0 C% R/ ]  w
除非自己就生产打磨的元件,在外购元件之前就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时候
; v& a, H6 c0 N& i" n* a2 z' Vwindyboy 发表于 2009-7-25 18:24

4 K4 [9 y5 l1 X, D' |一看就知道没有打磨过
$ T" K! t; `5 K1 g4 Y. C5 ]3 v自己没有经历过却又不愿意相信经历过的人说的话
- R2 Z1 n1 b" a5 h只会凭空想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09-7-25 23:15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其中60%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09-7-26 20:29 | 只看该作者
哦,我以为你只是想知道' }* t' Z0 r* `$ ]9 R. P
既然你那么想要测试,而且有手段测试& J3 q3 i7 W8 o* X* z2 I1 g6 B
那么麻烦你测试一下同一容量不同型号的电容在以下情况作为耦合电容的数据:. i! Q5 J8 K# w' Q  t. q
从20hz到20khz电信号在扫描情况下,各个电容对于20hz到20khz电信号的衰 ...
9 d8 n& _, w" v5 ~酷风 发表于 2009-7-25 22:35

+ l3 u) N$ Y" {' L我觉得你不用着急,有道理说道理
6 O# D/ Z" A& P1 d0 z- {我手上的资料,电解电容器在工作的时候充电是瞬时完成的,在电路里,只要充电完成,就能起到稳定的作用,我觉得实测的必要并不大,因为充电的过程超过了人感知的范围。
/ V* K8 u5 g8 A1 I9 i1 E2 u  g) P现在问题就在于,你说有变化,都是来自于主观感受,这个东西就不好作为判断的依据了/ ~( |6 A6 [4 N: E% A* G
我现在感兴趣的是你手上有没有客观数据支持,至少是理论数据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0 1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