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yqlfree 于 2009-7-6 11:08 编辑 % D: U/ s1 L" _4 `8 t" V 
 
5 E5 d7 a5 F; e- C胆机我不同意,不同的设备音染不同,这个模拟起来很难。 
2 q& m! e1 m% J9 `3 L+ f1 F* ]' J4 @! x% D) T 
喇叭单元确实需要适当的磨合,煲线材纯粹扯淡,那是因为线材老化造成的听感差别而以。( {7 a2 ?7 [' P, T6 O  V0 H- R 
 
' l2 Q3 |, L% w! j. ^线材我只能说天价线材稳定性比较好,时间久了依然能保证良好的音质。但是说实话,如果线材参数一样的情况下,其实音质应该是一样的,同参数天价线材不会比怪兽线之类的高档音频线音质好。当然,国内那些垃圾线不在讨论之列。线材也是有一个度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纯粹烧钱了。, [" n# l+ c: } 
 
& B6 L/ G( Q3 t1 X/ T% Y6 i电源净化其实还是有作用的,就像计算机超频和电源好坏有关一样,但是这个有一个度,如果为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提高上一些极贵的净化电源完全没必要(钱多的除外)。当然天价电源线纯粹是骗钱。8 v' ^2 B2 r" `8 C" m5 G4 x 
 
, p5 T0 w* F5 I/ |! X" ?至于数码问题,个人支持数码,使用简单,后期处理容易。 
1 r! x! }$ _7 X- f& X3 A3 S 
# q$ I* z2 S0 \CD的失真主要原因是机头和数据处理上的问题,其实音频CD和数据CD是一样的,不存在某些人说的音频CD要求高的问题。只要读取不出问题,解码正常,用浅蓝刻的盘和用PHOTO-R EX刻的声音是一样的(当然后者刻录质量要高,可能会影响读取成绩从而影响音质)。 
1 q5 s- t) I) ?  F9 \$ ~! i5 A5 [, z6 ~. Q  F( s0 \5 J 
其他我都同意,特别是金耳朵,绝大多数金耳朵都是善于表达自己听到的声音而已,这有点玄学的意思。至于那些听得到超声波的人,我觉得他们听到的这些本身不是音乐作者想让人听到的东西,所以他们听到再多也不影响我们欣赏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