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趁着开放,去实验室把线的特性测了一下,阳春采集卡最高的采样率到10khz,到不了20khz,高频测试做不了,有更高级设备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接着测一测,我侧的是低频段的特性曲线,采用人肉扫频的方式! m! e5 Z3 v9 m" X0 k" v" D- Z
0 ?/ P: H3 z" k% ?& |* W; ?, k顺便澄清一个问题,导线的电阻是一定一定不能用万用表测的...最差也得是三线制,工业一般是四线制。为什么这么说,今天用万用表测我那条50cm的阳春实验线,测出来0.4欧(数据眼熟不?),把万用表正负两个表笔直接接触,猜猜测出来多少阻值?还是0.4欧..知道为什么不能用万用表测了吧,因为引入了表笔等的误差,测个1k欧的电阻,这点误差不算什么,测导线这种小电阻的元件,这种误差就非常大了
) ]1 a( }6 x/ a' M2 X5 U! m3 N( }* n1 w* a* P* o" F# k V% U: X1 L
再申明一下,测试波特图均匀取点不是算数平均值..输入信号采用1v正弦波,负载是一个电压跟随器(如果这个算负载的话)5 O# h9 \7 ?: S q
( X. Q# z! g% o/ a& j2 r取点取得是1hz,2hz,3hz,5hz,6hz,9hz,12hz,15hz,22hz,25hz
" v, X1 I+ M% f1 ^. ~在所有这些点上,衰减幅度都是完全一样的0.99128 e2 `* _: M- Z" \0 A9 D$ a) ]
9 Y& q) \ H6 i5 b, \附件里面是所有的测试图,测试图前面的还能看,后面的几乎是犬牙交错,这个不是因为测出来得波形是这样,是因为描点的时候matlab偷了懒(或者说写程序的人偷了懒),原来是10khz的采样率,但是画图的时候取点的密度就非常稀疏,所以看着像衰减,其实看vm就知道了,都是一样的
: g' n6 N3 P% P3 ]" A% o
% \! y: C, T3 V+ x1 W+ t4 T& a; `4 C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仔细看1hz的图,随着时间的增加,输出正弦波的相位发生了非常微弱的变化,这个不是真的因为咸菜把相位变化了,因为如果是咸菜把相位变化了,那应该是从0时刻开始都是同等的相移,而不是随时间增加的。据实验室的教授介绍,这个可能是由于仪器精度远高于元件的精度,造成0点的误差逐渐累及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