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enxin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线材的骗局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09-12-28 18:18 | 只看该作者
101兄,不是想说你主观还是客观,
" K4 |% d8 B& b$ K7 h' s多交流多认识能增进大家的感情(尽管知识不一定能增长~~)
' B6 i- r) L4 ^1 [( L一生相随 发表于 2009-12-28 17:53
' O: X5 e; N% G9 r" V
/ ]/ T( W, @! ]" O6 t" P
顶LS的这句, 这才是论坛能带给广大爱好者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
发表于 2009-12-28 23: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发表于 2009-12-28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4# 一生相随 0 t% \7 q: p5 F' B8 ~
; k2 \3 r1 f# B1 P1 W
回帖之前您先爬一下楼嘛...前面讲了那么多相关有用的知识的,还有我上的数据,理论基础早就搭好了,您仔细研读一下就知道了,您关于电子传递速度这样的分析方法是不对的,功放换个位置对参数有影响,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您先别不信,您去搜索一个统计学词汇,叫“贡献率”..您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
发表于 2009-12-29 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7# karrigan
% @  v& [/ B  l9 I
  \+ a: u, R" D4 m% N3 Z+ |' E5 L8 Y8 B3 n0 P# F% q5 l
真的是很郁闷啊 很郁闷啊 很抓狂啊 很抓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发表于 2009-12-29 21:3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 R& Y+ F; U: @1 n% X. V" r
换线材有用的都是实践派
- Y- j* a4 o4 ]/ e1 ~# V换线材无用的都是理论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发表于 2009-12-30 10:4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还有人说“功放摆放的角度不同,电路的参数都会发生变化”' F0 }" k+ ?9 b3 f9 ?4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发表于 2009-12-30 13:24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有额外的功率损失,但影响音质的前提是不同频率信号的功率损失差异大到人耳能辨,一根单 ...
  o! T  ^+ ~6 y- D$ {" H  g; ?danveryu 发表于 2009-12-19 00:19

7 W4 S" O. R1 t& N- n' s2 t
+ U8 H& h& ~% A$ D5 P$ q% _* ]- g* o! o- e9 R) j9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发表于 2009-12-30 13: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趁着开放,去实验室把线的特性测了一下,阳春采集卡最高的采样率到10khz,到不了20khz,高频测试做不了,有更 ...
! I# R3 g/ m" f9 G4 {& {# xkarrigan 发表于 2009-12-22 20:40
" p' ]8 u2 g! x9 j

+ R9 @$ C1 W- E, Z8 F' B$ l! N$ T( B
1hz,2hz,3hz,5hz,6hz,9hz,12hz,15hz,22hz,25hz?
$ E/ y4 l1 l$ G3 u) f漏了一个k?6 q' I: w" Y& R) m
如果是漏了一个k的话,建议在20~1khz之间加上一些点.
) r9 ^% g; U2 K5 N' b8 B: M6 g2 J如果没漏,貌似没可能.
$ H1 X' w# q- J  |* J7 H# n
6 X+ F! N0 h, u+ g6 M另外,请问这根50cm的是什么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
发表于 2009-12-30 13:3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有额外的功率损失,但影响音质的前提是不同频率信号的功率损失差异大到人耳能辨,一根单 ...  k3 Y1 S0 Z) ], J" V% m
danveryu 发表于 2009-12-19 00:19

! {( l" N1 c: E# S# N: t& L% Z; L! c5 g# ~

9 U( |( [6 ~7 E# P3 O3 GBack emf在喇叭的两端产生一个电压, 驱动器的内阻,加上线材的阻抗,就是这个电压的负载.# y9 b  J* D. i2 C! v( g$ ~
给你个资料你去学习一下吧.
1 C4 K8 M3 Y$ d- M6 phttp://www.crownaudio.com/pdf/amps/damping_factor.pdf( q$ L; z( h* S! I8 g
看完了再来发表关于back emf的意见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0#
发表于 2009-12-30 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rthModder 于 2009-12-30 16:08 编辑
2 j+ O' `4 p& B; x
我好像说过阻抗达标这个前提吧...请看106楼..这个前提还要一次一次说?
0 ~$ ^0 T4 [5 ^  @6 y+ k" g- A; I& L! s& P- T5 y" U2 p1 ~
还有还有..关键的,咸菜的阻抗对信号的影响和咸菜影响幅频曲线是两个不挨着的命题,我拍砖拍的全是后一个好不好?
$ ^' G" l) _; Y$ r3 `$ nkarrigan 发表于 2009-12-2 13:32

. q# z0 x# Q+ Y' }9 t/ P1 d" Y( r8 ^# h& a; \) O
刚看到这个回复...我真真正正实在是无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发表于 2009-12-30 1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4# DarthModder
% b6 T, Q  J' m4 o' U- F) K% b/ Z
/ ^# v) M, n  j1 ~没有理想的电阻..也没有超导线材,所以咸菜对信号是有衰减的1 N3 e5 \4 t9 i: W
! u' H# U: Z" z9 A
但是能够神奇到在人耳可闻的范围里影响幅频曲线,让原来不够丰满的低频更强劲了,把中频的凹陷填补了,让高频更加明亮了,这个不是胡扯吗?什么咸菜这么牛能在特定的频段加增益...把波特图都变了?
+ E3 v" a5 h8 \5 ~. n* p0 H8 A( c9 c/ ~( s
我的观点就是这个..哪里让您无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发表于 2009-12-30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3# DarthModder 4 S! Z- M0 r" I8 u& g* A6 L; ]; |

7 h/ [# f; m1 j/ hback emf=反电动势,这个就清楚了,而且您说的负载也漏了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只要出了扬声器单元的东西,对线圈来说都是负载,也就是说,真要说咸菜阻抗的影响音箱内部的咸菜的阻抗怎么能忽略不计,烧线的人这么多,成千上万的线都买,怎么不去把音箱里的线换个好点的?或者说音箱里面的线都是超级高端的线,买不到的?6 c6 |6 v% R' w, D# F0 U

1 Y8 ^7 u! ]0 a* }: F不管音箱里面的咸菜阻抗多少,不管功放里面的咸菜阻抗多少,不管pcb上面走了多少九曲十八弯,就去折腾中间那一节的咸菜,甚至宣称换了根线,这个变化,那个改善的* S; r; M0 q; o  R( v& V4 c
# g2 T5 C) E) p% W
为什么说咸菜现在成了玄学,从功放输出的那一个节点起,pcb,插座,焊点,音箱内部的线,焊点,中间的信号线的阻抗变化,整个反电动势为输入量的系统中连接部分的阻抗变化,能有多大?贡献率有多少?
5 x9 c8 R4 w% X
) a& W2 j3 h1 L# p我做的那个实验就是只是音频中的低频段的,没有漏掉那个k,为什么?至少可以说,在音频里的低频段,趋肤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咸菜里的阻抗,还是别的什么高频电路里的效应,对信号是没有任何的影响" F/ |  L$ M- j! E% G/ F7 e, c

6 z1 r* `( l9 B50cm的线就是最普通的高校教学实验箱上面配的线,再阳春不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3#
发表于 2009-12-30 17:22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懒得把K兄说的这些打上去给人喷了,包括在电路分析里在中低频段通常把信号线这类东西视为线性器件而直接归并进电路某端而视为整体,钦佩K兄的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
发表于 2009-12-30 17:37 | 只看该作者
Back emf在喇叭的两端产生一个电压, 驱动器的内阻,加上线材的阻抗,就是这个电压的负载.; T0 ^( h7 U- `5 Q0 M
给你个资料你 ..." ^% b5 C; P# Y, ~7 K) _# L. ?
DarthModder 发表于 2009-12-30 13:30
/ \3 s+ t& D& g' u" g2 ~

* G  S7 W8 @  @* G: e& @: I5 J% Q; z. j: O# }0 o( F# V& O% y
    只好再重复一遍,线材不是人为故意的话,它的阻抗随频率变化幅度相对音箱功放是可以忽略的,而影响音质的是什么?固定的阻抗只会影响输出功率而已。
+ X+ w' ?$ r$ [$ V$ I- v$ E/ qDamping factor varies with frequency. As you might suspect, damping factor is most important at low fre-
+ w3 Z8 g4 g6 F/ M! vquencies, say 10 Hz to 400 Hz. The chart on the next page shows typical damping factor vs. frequency of
) r' Y) G' s5 O9 l! w& m2 a  _3 fa Crown CTs 600/1200 power amplifier. It's well over 3000 from 10 Hz to 1 kHz.; R, l, e  a2 ]1 z( S

, j9 ^" g: |8 k1 L" C你给我的资料,这资料里敢说线材的阻抗变化“It's well over 3000 from 10 Hz to 1 kHz.* G, u5 r9 D" Z) |
”吗?
1 ~4 Z) L6 ]6 b哪家线材厂敢在广告里给出产品的幅频特性曲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发表于 2009-12-30 1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arthModder
9 I! v- s5 @+ A1 Z6 Q3 ~# a/ ]8 X3 ]$ r% H3 a0 a; i% A4 T
没有理想的电阻..也没有超导线材,所以咸菜对信号是有衰减的
* H$ K' I$ t& n1 b7 C8 H$ T) r0 k* B& @/ [0 o  D* R2 H& t6 H7 v5 K
但是能够神奇到在人 ...
& v2 e$ V/ ?" C* @5 p- a# Xkarrigan 发表于 2009-12-30 16:41

( U: i3 ?% R( P# y  j6 o0 V' n7 ]2 L  w& }  `/ |: L

+ ^* N: }9 t" i如果没有"人耳可闻"这个前提,那只能说你连基础的模电知识都没了.原文没有., G7 O2 {% z6 V* ?) E; }; s, F
2 H) K! ~* ^+ i/ e5 }6 S
至于是不是真的非人耳可闻,看情况而言就很难说了.50cm的线可能阻抗很小,那家里装修时埋在墙里用于环绕的5~10米甚至十几米的线呢?所带来的差异还是一定非人耳可闻?剧院里呢?实际应用千变万化,抱着严谨的态度的话,就不会把话说太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发表于 2009-12-30 19:45 | 只看该作者
线材到了后面就是瓶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
发表于 2009-12-30 1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arthModder
1 Y$ n6 M6 b* f& v7 D& Z9 R7 p& ?
' `  z- L6 q( X, Q1 fback emf=反电动势,这个就清楚了,而且您说的负载也漏了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只要出了扬 .../ b3 G) K& t+ _2 K$ ~$ P; y$ S
karrigan 发表于 2009-12-30 17:08
/ q5 }4 i$ J9 r( [9 g
" a# Z9 J7 j; N) r+ ^0 v$ T3 T
要是把分频器,多路的扬声器之类都算进去,显然这个系统太复杂,不是拿来讨论的.
/ H8 \8 V; ~8 C) |9 c& L5 g这里只能讨论个最简单的:功放,线材,一个扬声器的系统.
5 V7 ]2 M" g; t9 Q2 z1 q其实你说的焊点啊,音箱功放内的线啊,包括连接器等,都可以算到线材这一块去.因为他们都是理论上阻抗等于零,或者说不存在最好.                                                                                                      
4 V" I) O  x6 H' ]8 [
4 ^6 M3 S, _% I6 t$ d# `! H& @' _假设某频率上功放内阻0.01欧,一条线上阻抗0.2欧,焊点连接器及器材内线所有阻抗0.05欧.扬声器阻抗8欧.本来阻尼系数能到800,现在只能到31了. 假如那条线上改进到0.05欧,阻尼系数马上能到73. 变化非常的大.至于听不听得到,要是扬声器阻抗更低(比如说2欧),线阻抗更大(比如说某十几米的线也许到了0.5欧甚至更高),我想一定听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发表于 2009-12-30 20:10 | 只看该作者
只好再重复一遍,线材不是人为故意的话,它的阻抗随频率变化幅度相对音箱功放是可以忽略的,而影 ...
3 ]4 A+ `9 Q8 U( |3 u# `danveryu 发表于 2009-12-30 17:37

' f8 D. D0 L( e- n1 v
; ~/ e3 j" m! }( {/ h" f8 k" u
7 ~2 Z; z8 _. t' F* v0 g3 m我前面都说了那么多你觉得都是喷?Back emf,阻尼系数,扬声器的阻抗变化都是喷?  P# S  [' M  @
这是最后一个回你的帖子.
6 {' Q+ X+ f/ t9 Y1 R3 f0 Q) J7 m+ b- R  E
随便举个例子,扬声器标称6欧,假设阻抗最低在60hz到4欧,最高到2k到16欧.线材的阻抗算你是0.2欧全频段一样好了.60hz时线上分掉4.8%的电压,2khz的时候分掉1.2%的电压.这些不是事实存在的?
$ h  x) e# N4 B; F) Y; y3 b0 I  Z! D3 }0 |  r* ]: X" B. R
要是线材是0.5欧呢?是1欧呢?
8 y5 U. w6 Q  u4 @9 g; V' K扬声器的阻抗高低差更多呢?
  p5 j7 I$ J6 Z6 M$ W
) }9 V5 w; T3 e8 c+ b# c3 V  [" u你自己用普通的扬声器,短的音箱线,就可以把那些用大功率低阻抗音箱,长音箱线的玩家都给代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发表于 2009-12-30 20:2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的观点和楼主的帖子差的并不远.线材很明显应该是整个系统中影响比较小的一环.那些把线材材质搞来搞去的基本是炒作,而爆炒电源线估计只有在中国能发生了.但是完全不注意线材肯定也会有吃亏的时候.
; I- K5 W8 E. [2 ]7 s  k
) t! ]8 i( O5 F% u7 l, Q跑到这里掺合一脚的原因,是因为纵观这个高楼充斥着各种各样所谓的科学的定论,竟然没人提出基本的电声知识,把线材放进系统里来看.可惜的是,当我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尽管结论差的不多),这里的人竟然大多都是不顾一切的反驳,而全然不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出问题,可叹.6 h+ ?, j/ A+ C7 t2 H' r# Y9 G6 A) \
& h6 \4 c$ M$ F  e: I5 \* K
这些年工作里也需要经常面试别人,有时也碰到工作了不少年数的人,回答一些基本问题时长篇大论,其中大多似是而非的人.何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发表于 2009-12-30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arthModder & `/ E  z0 Y4 a( m5 `2 g
2 ?  q, A: W9 B  f* t
我做的那个实验就是只是音频中的低频段的,没有漏掉那个k,为什么?至少可以说,在音频里的低频段,趋肤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咸菜里的阻抗,还是别的什么高频电路里的效应,对信号是没有任何的影响: i# v1 q/ x1 t4 U8 c  E$ a

  |$ l/ W1 o! D% }* ~7 P: [karrigan 发表于 2009-12-30 17:08

! c. `0 e6 q$ z0 ]! A  i( d( v
没有漏掉k...
  A/ A: c3 _. R, J$ Q3 N1hz,2hz,3hz,5hz,6hz,9hz,12hz,15hz,........) i  I) q, R8 s" ]: _: J$ F
这些是音频里的低频段? 天哪...* |! B" x4 E" w
20hz-20khz是常识,你怎么会找这些频率点的?
/ ^' a. q4 d1 T: _这个测试可说毫无意义啊,还能用来得出什么结论呢?! L1 t7 T0 Q  p, D; C! _$ }
另外,如果能拿一条5米的音箱线来测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23 14: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