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忽略了一点1 w2 z4 ?, P0 g; G
你所做大多数是在基于指标上的分析+ F6 C, I1 _# D* E" a0 v
但目前在PC中,不论指标多么高的东西
X# J- `9 {9 n+ o4 d而实际听感中,PCHIFI完败于传统HIFI,这是不争的事实
# q/ K; i' K4 O" Y' p8 z7 Y3 N3 B4 p T3 }$ n; ~5 ]/ \6 `; e
我自己是从M200向PC-->功放->音箱走过来的
7 }/ x" |( T9 s* @# ]8 @3 c不排除以后会上CD机
5 s' a+ e2 g1 v& L/ d- j" f; W一套象样的箱子+功放,目前用5000元左右的CD机
, m' |/ [7 H) t) ]+ |可以完败所有的PC声卡或解码器方案' G3 C1 c9 n8 V$ A# P; O
或者我的经历和器材并不具什么代表性
1 \: c4 x0 v, n$ S1 `: q但这是目前铁一样的事实, @ z! d/ `% R7 q; ]* k( _ K
5 X. F" V; R/ N+ b2 {4 e" h我自己的看法:! p9 ]2 z+ b; x. V) h
不论什么机器,都会有失真和音染& P3 g k! M% a( j6 S
PC上出来的声音,不论指标如何高,不论低失真去到什么程度
. k9 k& b. r- S/ o9 F, n如果目前PC出来那种声音是真实的话,可以肯定:这绝对不会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声音( B6 E3 t0 q: Q- w, q
1 Q4 j6 v3 H+ e" a+ k
既然声音经过如此复杂的转换,最终才到我们耳朵, m/ Q/ ]" q0 [8 n. R) b7 O6 m6 l
实际上是经过了多层加工和“加料”
0 d- j) \) u! v5 Z一些名机之所以成为名机,实际上是那种音染是恰到好处) s- f6 [9 y/ ^) w
那种风格被大多数人接受,所以成为了名机
* j$ ^# |( p' n而音箱到最后,接受的始终是模拟信号 D8 u# r) |! Q3 q9 F3 q
一些箱子出来的声音、风格千差万别
: n9 l6 U4 N) k: v; e$ i' s正是由于被这种失真和音染“加工”过,所以我们觉得好听
' G- \( f6 r7 d [; ^5 T
% M: F g2 E$ b4 }+ |: O( G& D' R另外,对于LZ最后提到的“技术进步,XX取代XX”的问题9 y+ N5 M. P' e7 Q* M
我不是很能够认同
! j2 V5 F) K9 L, Q' c$ a1 \0 S# F象宋词被快餐文化所取代这种例子,不知你觉得是进步还是退步,我说不清
" f! [+ W# A' X0 t0 G/ E4 z至于脚钉这类东西,并不是什么玄学,有其道理,并不能这样否定2 o- N# c7 @. F- `3 @. [, l' e
系统灵敏度不高的时候是没法体现的
1 x; m& E. @2 @7 B# I: O我之前一套Proac 1SC的仿箱,在我的系统上换了38度的线材和普通线材' ~4 P% X1 n; V* C" J |2 ~4 a' J
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出差别,但我现在用的C2.1箱子就变化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