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蓝色动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后AMD会不会出35W的四核U出来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8-10-24 00: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3 23:56 发表

电容做了功并没有什么问题啊,只要这功的来源是CPU提供的。那么CPU就不仅仅能等效成一个纯电阻,它对外有做工。
至于电容的内阻消耗的电功率最后变成什么形式,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要证实CPU并非等效一个纯电阻就 ...

电源的电势差产生电流,经过主板流经CPU发热消耗部分功率,然后这些电流输入周边元件做功,作为一个完整的混联电路,你不能看成是CPU作为电源提供电能给那些元件吧?周边元件的电能来源是电源,CPU只是这些电能的其中一个流经点而已。

退一步来说,一个电池、电灯泡和小马达用电线串联起来运行,然后你能够把电池遮住,然后说电灯泡输出能量给马达运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08-10-24 00: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02 发表

你这就是彻底把CPU等效成一个纯电阻,我们否认的正是这一点。


我这个等效和把CPU等效成纯电阻有什么关联么? {shock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8-10-24 00: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3 23:57 发表

这个还真不好说。
有些可能是电源提供的,有些可能是CPU输出的功耗提供的,谁来证实这个?

从CPU能输出所谓的计算能到CPU能发电了……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8-10-24 0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btom_wu 于 2008-10-24 00:01 发表
P=C×V×V×f
这个公式忘了吗?

你真的不是工农兵大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08-10-24 0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03 发表

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CPU是不是把输入它的功耗都转换成了热能,为什么CPU对外输出的就不算了呢?


你能把走进医院的人都算在医院死亡人数里边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8-10-24 0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03 发表

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CPU是不是把输入它的功耗都转换成了热能,为什么CPU对外输出的就不算了呢?

变压器输入电能后输出电能,那么你可以告诉我变压器的功耗(损耗)是什么?

功耗就是被该设备消耗掉的能量,CPU在电路中输入的电能与输出的电能之差就是CPU消耗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绝大部分以热量形式散发出去。计算功耗也是计算这部分的能量,至于电流流经CPU后还剩下多少电能,那就不关CPU的事情。
如果按你所说的话,那么CPU的“功耗”最大甚至就是整机功耗,为什么?完全可以理解为电源把全部能量输给CPU然后CPU输出给主板、显卡、硬盘,这样合理么?计算出来的功耗对CPU本身有意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08-10-24 00:1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rcl网络,r消耗的那部分功率叫有功,比如说值为a,cl消耗的功率为无功,比如说值为b,所以整个网络消耗的功率就是有功和无功向量之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08-10-24 0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10 发表

你这个理论很强大啊,我记得前面你的某位战友说CPU的输出电流是毫安级的
而我们知道输入CPU的电流是数十安培的,看来数十安培的电流进去,出来毫安级的电流,还能驱动余下的那么多回路中的部件,不得不说,真是太 ...

建议你重新温习一下基尔霍夫定律。
输入与输出电压相等的情况下,输入CPU的电流与输出CPU的电流恒等。
之前想打破能量守恒定律,现在连基尔霍夫定律也想打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08-10-24 0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8-10-24 00:08 发表

你真的不是工农兵大学生?


有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08-10-24 0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10 发表

你这个理论很强大啊,我记得前面你的某位战友说CPU的输出电流是毫安级的
而我们知道输入CPU的电流是数十安培的,看来数十安培的电流进去,出来毫安级的电流,还能驱动余下的那么多回路中的部件,不得不说,真是太 ...

既然对数字电路一窍不通就不要再丢脸了,我说的毫安级的输出电流不是Vou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2008-10-24 0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10 发表

你这个理论很强大啊,我记得前面你的某位战友说CPU的输出电流是毫安级的
而我们知道输入CPU的电流是数十安培的,看来数十安培的电流进去,出来毫安级的电流,还能驱动余下的那么多回路中的部件,不得不说,真是太 ...


CPU输出的只是信号,各芯片都有自己的电源。和cpu一样,大约一半针脚是电源线或者地线。另外信号线输出的功率基本可以忽略,收发器的功耗主要是用于信号放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08-10-24 0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16 发表

你这个比方是在所有元件形成回路的前提下才成立。
难道CPU输出的毫安级别的电流还能驱动那么多的部件形成回路?

我说的毫安级的输出电流不是Vout,请不要胡乱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08-10-24 00:19 | 只看该作者
done!终于看完了

没想到关于“计算能”、cpu发热之外的功耗的争论居然接近200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08-10-24 0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btom_wu 于 2008-10-24 00:15 发表


有问题吗?

没什么,不过看你对电容功耗的理解,我很怀疑你的物理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08-10-24 0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rankincense 于 2008-10-24 00:15 发表

建议你重新温习一下基尔霍夫定律。
输入与输出电压相等的情况下,输入CPU的电流与输出CPU的电流恒等。
之前想打破能量守恒定律,现在连基尔霍夫定律也想打破了?


假设cpu满载功耗是100W,它的power supply才5V,那input的总电流难道不是20A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8-10-24 0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btom_wu 于 2008-10-24 00:12 发表
对于一个rcl网络,r消耗的那部分功率叫有功,比如说值为a,cl消耗的功率为无功,比如说值为b,所以整个网络消耗的功率就是有功和无功向量之和。

无功功率是被消耗了,但是其对应的能量在理想的整个闭合系统中并没有被消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08-10-24 0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8-10-24 00:19 发表

没什么,不过看你对电容功耗的理解,我很怀疑你的物理成绩。


不对的地方你就说,别jjyy的,be a m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8-10-24 0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ser 于 2008-10-24 00:20 发表

还有,没有谁想打破能量守恒定律
CPU这一块不守恒,不代表整机不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都能这样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08-10-24 0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btom_wu 于 2008-10-24 00:21 发表


不对的地方你就说,别jjyy的,be a man!

我只能说现在高考物理真是有缺陷。既然你以物理状元自居,我说什么你也不会接受了。

Be a man, please!

电容储存的能量是会放出的,除非AMD把CPU设计成了蓄电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08-10-24 0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btom_wu 于 2008-10-24 00:20 发表


假设cpu满载功耗是100W,它的power supply才5V,那input的总电流难道不是20A吗?

output总电流也会一样的
用于芯片间传输信号的电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0 2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