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enxin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线材的骗局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1-20 16:19 | 只看该作者
线材不只是等效串联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电阻,影响音色的是电感电容效应,如果再考虑微弱的干扰,这一系列的小事都会被前级放大.线材在一定的使用条件和自身素质的情况下是可以有听觉感应的;多数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显示器16bit与24bit的差别,但多数人看不出来24bit和32bit的差别,听力也是如此,考虑到十个人里就有一个色盲,色弱的情况更多,人的听力也不会很乐观。在那个听力测试的网站上隐约记得听力正常者he听力超常者是两个峰,参与测试的这两部分人群都不在少数。
" r+ ]7 O! d! s/ L但是线材主要还是调整音色,要实现前集和音源间电容电感电阻为0的线已一定是天价,甚至于那是不可能的;9 t' P' J9 c  M& h9 H+ a
想到有些天价线的奇迹不过是魔术师们故意调整电感效应,甚至于在焊锡里添加合金的典故,有的人换了个更高级的接头一根几千大洋的神经线就哑了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球 该用户已被删除
22#
发表于 2009-11-20 16: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11-20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09-11-20 16:47 编辑 2 P) Y) C7 t7 \; q+ _
产商追求的只是利润 至于有没有用 还是心理作用 那人家就不管了 只要赚到了钱 卖什么 怎么卖 至于产品怎样 那是另一回事
: w  \  \; j) Z# P% i
( Z9 c& k) l0 s; C+ Q/ J! \3 r* B100个人只要有1个人买 那就够了& o8 q) r4 D: H& Q% ^' i# O& L) k1 x
NightGod23 发表于 2009-11-19 18:55
) W# g$ |" }# K

3 {1 j; ]# K# e. }$ N只是没有那么荒唐的事,如果真的是线材忽悠,世界上那么多人听了都不说,非要等些不玩hifi的人来说,不大可能,玩hifi的人都是有群体的,会交流的,不是一个人在家里听听,通常一个人以为1万个人错了,只有自己发现了真理,那个人一般都是脱离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11-20 16:51 | 只看该作者
我先问问发帖这哥们,到底拆过几个2w以上的系统呢个就敢说这个话。不要求你非得拆喇叭花,拆大证据。
1 Q( P& B0 e$ ?: i# z# y好歹拆过几套ATC 拆过几套斯大林拆过几套金嗓子再跟这里大放厥词的说音箱和功放里面的线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punisher 该用户已被删除
25#
发表于 2009-11-20 17: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11-21 0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09-11-21 00:19 编辑
5 A% i$ A) ~9 x* Z
1163844
) L- B% I, Z  h* `5 K) _) [; `不管线材有没有影响,忽悠是肯定的,所有的线材生产厂商都不肯把性能量化。
8 D  y2 U6 ^- R9 H" C$ i所有的对通信性能要求很高的线缆都会提供类似这样一个表,只有HIFI这种伪科学没有,反正傻子多。" z8 I2 D  O3 ]- G  e4 ]
各个频段的衰减很容易就能测出 ...
: L" L. b9 o9 V8 z% [( @* V/ dRanma 发表于 2009-11-20 09:13

9 A  O( K9 y" m- i) Z: U4 v4 S# u各种线材对不同频段信号相位的影响各有不同的: ~% B* A5 t  k! u
这点就不那么容易测量了
& C$ N, I( R* w, E0 s而且不同的数据与音色和音质之间的关系,也未必是那么容易让顾客弄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0:22 | 只看该作者
我先问问发帖这哥们,到底拆过几个2w以上的系统呢个就敢说这个话。不要求你非得拆喇叭花,拆大证据。5 z2 R! _0 a1 N6 `: D2 a
好歹拆过几套ATC 拆过几套斯大林拆过几套金嗓子再跟这里大放厥词的说音箱和功放里面的线的问题。
% i. i3 r, `) d  D' R  Y) {- vwuhao911 发表于 2009-11-20 16:51

9 v/ h7 j1 z" n; h# I5 K9 M" L; G! Q7 Y4 H# w
我已找不到出处在哪了,这篇 是转过来的!1 E! M8 W! Q" A& M" k8 g
喇叭花太贵了,得两三百万人民币,我摸都摸不到!
+ ^) F& \! M$ o  @  }  p5 c你拆过上述的ATC等箱子,刚好就是个正面教材了!可以发点建设性的言论,和大家分享下里头的线材是如何 的?相比市面上的发烧线材如何?最好上个图,让兄弟们都开开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11-21 06:53 | 只看该作者
没用过线材的人又在**了...................! E, {: L8 J$ u8 U( z, |; d2 Y4 M0 [7 }
买不起就说线材无用
5 u- f7 \2 t& m. V' j, z$ g# M吃不了葡萄就说葡萄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1-21 10:00 | 只看该作者
俺?亲手拆的俺没那么高动手水平保证还能给装回去俺动手能力很差滴,俺这一个不怎么玩HiFi的人去拆这种等级的货就算了吧。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天朗斯大林里面啥样还是见过滴,里面的连线嘛,别的不好说,论品质杀杀零售卖几千块的线问题还不大,别看外表不起眼,当然这是那位拆的烧友修他那对斯大林的时候,拿出来稍微对比了一下,开始还想换几根好线的,结果发现里面那几根线哪个也不比他手里最好的线差,当然,这哥们也没烧包到买几万一米的线的程度。以上言论仅限于万元以下的线材,往上可不敢说。线材这玩意,厂家买价格一点也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11-21 10:03 | 只看该作者
一年半以前的事情,现场图是肯定没有了。如果是单纯的内部图的话,没记错的话jd的HiFi区好像有人发过。9 Q: V* M0 N! I* q
这种箱子里面的线看着很不起眼的,但是里面的东西嘛,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11-21 1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hao911 于 2009-11-21 10:16 编辑 2 X  U4 m1 W' Z! f' v) E0 x

. Z/ I0 Q6 h- k3 `) r, ~0 P9 S恩 这篇不详细,编辑掉,看下面那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11-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音响技术杂志一篇对于天朗贵族系列的介绍,更加详细一些(别怀疑,斯大林在贵族系列里面那只是低端产品)
) J, c5 Z7 \; L! f0 r1 U  b在Westminster ROYAL SE、Canterbury SE、Yorkminster SE和Kensington SE这样的高端产品中,贯穿于整个频带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G! D& m; Q+ G6 h
  * 全程使用顶级的Acrolink 6N(99.9999%)高纯度铜线电缆,包括从背板接线端子至分频器、分频器至喇叭单元、低通滤波器配线以及背板接线端子间的Bi-wire短接线等等。 3 i) d. s9 A7 Q9 Y/ w# i4 O
  * 高纯度(99.99%)的纯银线用于分离式高通滤波器的内部配线。
6 n* |6 ~& Z5 W  * Hovland Musicaps高品质音乐电容用于TANNOY特别的DMT(Differential Material Technology-微分材料技术),提升高通滤波器输入电容的信号耦合能力。 4 h7 y9 V3 O; G9 j: Y7 d+ S
  * ICW Musicaps高品质音乐电容用于分频器的其它部分。
* S: q% C; }" I7 e9 g, {3 x' i+ P  * Vishay厚膜无感电阻用于整个分频器的所有通路上,并配有专用散热器以提高其工作稳定性,对声音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5 a0 t, M( W4 Y, n* @* B( ~! w
  在较低端如Sandringham SE、Turnberry SE和Stirling SE这样的产品中,同样有众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用于重新设计的分频器,以提供额外的性能升级。
/ e; l' I6 P! L( ~: W# w  * ICW ClarityCaps高品质电容用于TANNOY特别的DMT(Differential Material Technology-微分材料技术),提升高通滤波器输入电容的信号耦合能力。
, ?9 d" x" J. c4 v- [( d! o6 O  * VDH MC CS18 卤元素镀银线(halogen free silver-plated cable)用于内部的所有连接,包括背板接线端子至分频器、分频器内部配线,以及分频器至喇叭单元等等。
4 w) _) n1 ]; Z2 b1 F$ L# V4 O: o  * 高品质金属化薄膜电容用于低通滤波器。
# K) x0 m, y/ {' T/ B- u* ?2 `$ b+ j  * 低通滤波器中采用了损耗极低的层积式铁芯电感。
; P4 E# @% p3 I0 V4 |/ Y, Q  t- l  * 带有双线分音和接地端子的圆形排列五星式接线端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11-21 15:41 | 只看该作者
说说就算了8 I0 f( h- x2 r6 R# u
有些东西就象鸡肚野猪高得什么的信者有不信则无
6 D6 S" q$ A8 k6 \3 s; b7 T: V+ {! `要让贩卖者有饭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11-21 15:48 | 只看该作者
某些人是在晒下限还是怎么的?
3 x/ ]5 F0 z2 ?( S2 h焊接那些天价线的材料是**钱的焊锡,电路板上走的是薄薄铜箔……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11-21 16:3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基本同意楼主的看法,过贵的线材,基本是心里作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11-22 18:18 | 只看该作者
给QQ换了套胎就想当F1来开?一个道理嘛,咸菜可以算是最后的工程,前面不打点整线材纯粹是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11-23 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身就是这样,高端的线材面向的HI-END市场,为了1%的提升可以不计成本的市场。那些线材本身就不是为了哪怕是2w的系统所设计,中低档系统是根本不需要考虑比如线材,比如电源滤波器,比如听音室整体设计这种方面的问题。因为第一成本太高,第二提升相对较小,有这个能力不如放在音源 功放 音箱这些方面的提升更加明显。但是不能够说他没有提升,不要把HIend烧友看成傻子,虽然他们是一群为了哪怕1%的提升可以付出一倍的金钱的人,但是如果完全没有提升的话,人家也不会当冤大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11-23 01: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和我家的情况差不多 我老爷子也是做音响起家 早年公司代表性产品时中国第一台得到认证的HDCD解码机 对于线材这个东西 我问过我老爷子 他回答 不懂的人跟着起劲也就算了 一堆明白人跟着忽悠 不知道他们为啥不怕同行笑话/ y9 y/ w  g, B: o, i$ T
/ b5 ~* t9 X7 z: x$ v4 d
我家里现在别的不多 早年代理下来的库存还是不少 亲戚接个婚生个孩子啥的 我家都送对箱子 所以好器材我也听了不少 从来没觉得什么线会影响到音质* a! j9 r' F, ^/ @1 _9 B
$ Y3 _, R& W$ S; v6 a, |- g9 X
记得看老爷子书柜里有本音响天地(貌似这个名字)香港的 里面就是几个主编煞有其事的测试一根电源线 什么换上后高音通透了 低音力量十足了 这我就忍了 我也暂且不论他那天价电源线插座后的那些廉价的铜线 他们最后还测试LD画面 搞出了个暗部细节都要好了的结论 哥们实在无语。。。
' b; n' w8 S- ]9 b1 E: M+ n+ F* s; x# ^$ A0 X* I- |) r. G8 u! z
说道专业性 我也不想多说什么 我再差 也是在半导体研究所做新型功率器件的一个小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w23980258 该用户已被删除
39#
发表于 2009-11-23 12: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11-23 12:42 | 只看该作者
够用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11-10 1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