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enxin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线材的骗局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11-26 23:56 | 只看该作者
82# cidhighwind 9 o- n7 z0 O5 b: y. b4 `  f
6 e1 j* {( S; {) S
兄弟的听感我不怀疑,但是还是那句话,不能通过错误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 W. R$ n8 l. ~( U; y/ P4 S7 q: P$ w- X
首先,听感的区别是由什么造成的?线的原因?还是插孔和线头的接触状况?还是焊接的部位?兄弟如何确定是线的原因而不是其它的呢?diy的线尤其如此* _+ @  A6 _' v
插头插座是最不可靠的元件连接形式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电路设计(除了教学电路版,实验箱)都避免采用插座而直接使用焊接的缘故,也许不少朋友要拿傲王那几个卡来说事,那不过是傲王为了增加大家的乐趣而已
: @1 @& @0 S* L' |& N" ]
& _+ H" ^9 C* n* L1 \每条线的听感区别,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插座上和焊接处,先测一测每条线的电阻是多少,然后再上示波器,或者信号采集卡,最可靠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兄弟的线直接焊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解决所有不可靠问题,再看输出波形,但是那样折腾兄弟的器材兄弟估计要跟我拼命...这就是为什么要用multisim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11-26 23:58 | 只看该作者
83# cidhighwind
) y# ?" j; P, e6 D- q9 C6 n9 `* F3 _' o+ \( c) G5 e  Y
兄弟这个观点我开句玩笑,可以说动摇了模拟电路的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11-27 00:05 | 只看该作者
导线这点电阻 感抗 容抗 对音频来说 几乎没影响。
7 [1 [+ @" w2 b7 K' L好线是需要的,这可以防止插头插座氧化。防止线材折断。5 F2 ]/ o8 C: b# ?5 x1 ^8 T8 U
但是太高的要求是没有必要的) {7 m2 B# p7 a' O' H' ~) i# u
AP27XX配送的不过就是一百块一条的信号线而已。& |* q% [( @9 @. z" x" Y% Q
我跑过测试,没测量到任何失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11-27 00:07 | 只看该作者
说真的,音频区区几十khz的信号还煞有介事的折腾咸菜,折腾听感,随便找个二流的数字电路领域的工程师过来都要笑话的,av199有个论战的帖子,虽然不是咸菜相关的,但是说的已经非常清楚了,抛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知识来琢磨放大电路,好好的示波器,multisim不用,非要花几个小时对比听感,实在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11-27 00:09 | 只看该作者
说线材无用论的人要么就是没用过,要么就是器材太低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9-11-27 00:18 | 只看该作者
89# cidhighwind
) U& W/ x% s9 Q' F: Q& S/ |1 f3 G' t$ |
还是那句话,把线焊上,上示波器,您肯定不愿意,好好的器材这么糟蹋了换我我也不愿意,前面我也说了,好线我也不是没听过,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我用multisim看波形,matlab配采集卡也行..别的不说,这种是非问题,我不相信非定量的测量工具(人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9-11-27 00:24 | 只看该作者
模拟电路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了,对付音频这种小打小闹的放大电路,不存在“有限的认知”这种问题,又不是什么高阶系统,我相信发展了n年的模拟电路得出的结论,相信mathworks费尽心血开发的matlab显示出来的波形,我不相信任何人的耳朵,包括我自己的。
* \" `9 v1 b. _- l! l& t: o& k6 J- u2 X5 \) I7 p8 Z
至于兄弟所说的咸菜暴利问题,我非常同意,但是喝可乐喝的是它的营养吗?这就是个消费观的问题了,扯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11-27 00:28 | 只看该作者
我手头一条100出头的diy信号线,一条99元大商场买的OFC信号线,音量相差大约6db" U, U' {+ F. f. x
我的功放+音箱还不到3k
" M; H# A- {/ u8 b% p7 F* _" O2 n" Z" B( Y- x; G
ps:话说得已经够多了,反正这事情不用我掏钱也轮不到我赚钱
$ [+ Z. Q9 X0 {) @6 SC版乔治他们早就学精了,一旁看着那些无知 ...0 v. Y, S, G8 a9 M+ y( ?
酷风 发表于 2009-11-26 23:24
+ g+ z( ^0 r! e9 _$ {% {' ~
呵呵,不知道版主你能听出多媒体层次的T200,M200,D1080等音箱用你的DIY100元的线和秋叶原10元钱线的差别吗?8 v) c! |% x5 F0 U
这个对我们广大穷人音频爱好者才有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11-27 0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arrigan 于 2009-11-27 00:39 编辑
' c& @8 J3 D- e" L8 V3 ]
) V! P* D3 h% O+ U! I6 O* l" s! ]9 }我就不明白了,人眼的敏感度比人耳高的多,为什么放着可以缩放n倍,仔细对比的波形不看,非要比听感?. J5 w  b. Y, t6 Q( U

, L. @# \  ~0 r6 X6 [' {) b) b记得大学里模电也就是一学期的课,几十个学时而已,为什么不去看看模拟电路书?能看个8成懂,在这个板块就能算大半个高手了multisim,matlab网上要多少有多少,为什么不下一个模拟一下?这楼大部分的帖子都是给个页数就不用回答的问题,唉
2 m0 x& U; z. V. L* G" ~2 w" Y: e0 L& a
就算要比听感...最起码的实验原则也没有了?结论都是怎么得出来的...有理论根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rkwork 该用户已被删除
90#
发表于 2009-11-27 08: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9-11-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说线材无用论的人要么就是没用过,要么就是器材太低端。
  _3 V3 q' \2 _$ s& hkuaike123 发表于 2009-11-27 00:09

. [# A' S# a3 M8 W  g$ z+ ?2 q1 E30万的音频分析仪是低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11-27 09: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句话拆穿了皇帝的新装,拆了这个广大的市场,那么那些高级线材如何卖?囤了不少吧。9 H5 E/ O: n. ?& X# T+ H2 b" B
workwork 发表于 2009-11-27 08:31

) N) |- M( M" z
4 {1 ^7 e; d/ A" v! R9 S不用LS担心.  - w0 U! O0 T& c6 I

; @1 P  e( J1 E! S; }& c1 Z这个世界上始终有"小范", 也必然就有"本山"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9-11-27 09:54 | 只看该作者
30万的音频分析仪是低端?7 r) I7 j8 k' `, o
bull 发表于 2009-11-27 09:00

/ F! |. N! ~* a3 A5 C; J- J$ x* c) f  ?0 `1 U' ~
LS这么讲, 就是你"太没见识了",% }9 j4 S5 A: C( Z0 {
0 M( B5 C+ f& d
皇帝用的线都是万元级的, , O, j: \( }. ?; N' d, M! ?
那么他的器材的钱, 不够你买N个音频分析仪了.
; u1 c' [2 ]7 V! Y
  v5 U( \! I2 E6 T- ]1 e: e: X. I+ H+ }7 B: _
能用钱来衡量科学真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9-11-27 10:34 | 只看该作者
线材有用   价格决定于系统的价格和个人承受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球 该用户已被删除
95#
发表于 2009-11-27 11: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9-11-27 11:08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示波器最便宜的都要上万,上百万的安捷纶示波器才被当镇室之宝在实验室供奉起来,算价格的话绝对不吃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11-27 11:50 | 只看该作者
说句心里话,花那么多钱在线材上面,还不如多整点好配件,有谁能确定功放里面用的全是好东西呢?或者说,一块PCB板,你难道也会用银线去打造吗?东西不能只顾一面,要全方位的想,电阻电容难道脚你也会用银的吗?玩音响很简单的道理,不管音源再怎么好还是要通过放大器来推!从放大里出来的味道谁又能保证是实实在在的音源味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9-11-27 12:54 | 只看该作者
99# 皮球 % ^6 W# H, t2 @7 J" [! ]+ n
7 L$ l2 z. w) `$ V/ L4 F" E4 X4 _
就是因为是必修课才更诡异,学完模电还觉得咸菜有用?你模电怎么过的...?你觉得是烂贴,我更觉得是,因为大部分讨论缺乏最起码的模拟电路常识,不值得一驳,潜水这么久,在这个帖子里回的帖子快赶上我其他帖子的总和了,我都觉得我蛋疼,跑到这里科普" j& o5 _2 E9 r0 F8 n+ R

+ c% N! H6 _" h3 v" {" e想测数据?太简单了,你随便给个放大电路的图,我拿multisim搭给你看,随便一个电路,你觉得越典型,越能说明问题最好,mutilsim库里芯片就那么些,找不到的芯片我就没辙了哦,只要有,我就搭给你看,输入信号你来定,正弦?方波?越简单看得越清楚,软件仿真你都不信?说明不了硬件问题?什么逻辑?那multisim拿来干啥的?那你别坐飞机,767设计全程都是软件仿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9-11-27 12:56 | 只看该作者
PC的话,换电源很明显,线没试过也没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11-27 13:12 | 只看该作者
99# 皮球 9 e, U& k) B/ }  F
! T8 Q0 z3 b' |1 A
实话告诉你,你用的功放里的pcb说不定也是洋人/国人用multisim设计出来的...multisim没用,你觉得什么能做硬件仿真?软件仿真无法看出硬件好坏?兄弟你要是不是干这个的就算了,你要是从事这个领域的,我真无法想像你是怎么工作的...不用仿真,天天拿着实验箱搭电路?给你个fpga咋办?几百个针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4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