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ghrs20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博弈的艺术----关于AMD&ATI合并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6-11-20 2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20 19:57 发表


晕,关于得益,我写了长长的一串阿:wacko:

很明显的,AMD在芯片组市场上的软肋间得到极大补强,避免了受制于人的尴尬,这将使她在和其他芯片组场上的博弈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对于OEM市场来说,成本控制是首要 ...

AMD的芯片组技术其实相当强.K7初期性能之冠750芯片组(记得曾经有PC-100强过via PC-133的测试结果)
只不过AMD专注于CPU,芯片组只用在服务器方面,或者说是其他厂商的参考-----nvidia的突飞猛进MS很有些内情.

所以AMD芯片组能力不强应该是个误解.它放手只是因为知道合作伙伴很可靠.-----而且现实证明的确可靠.:p 即使成为竞争对手,nvidia仍然稳定的支持并供应芯片组.
况且如果主要为芯片组,AMD收购ati而和nvidia分手,只会造成芯片组产生危机---收购其他芯片组公司MS安全的多.....
换句话说,芯片组在并购的考量中肯定是很小的部分.
另外这也说明,AMD不必靠收购ATI然后掐死其与nvidia竞争的部分来取悦nvidia.当然AMD目前几乎一定会对与nvidia的正面竞争有所限制.
当然这个也就说明AMD收购ATI看中的并不是ATI的独立显卡部分----首先没资源照顾,其次与nvidia的关系决定了独立显卡很难作为利润增长点.

关于降低营运成本这点,现在的消息是AMD将仅裁员不到400人,对于一个涉及数千员工的收购,裁员这几百人几乎不能叫裁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ion 于 2006-11-20 20:15 发表
文章太长了,留着慢慢看

题目又谈到了“博弈”,不如改为“走向共赢”,会让大家更容易理解:lol:

显然ghrs2010对这些信息有着很深入的了解,
既然ghrs2010 也谈到要成为一名经济家,
那么我也提出一些个 ...


关于博弈论的应用,其实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建立数学模型解释这个这个问题

不过...那样的话恐怕收视率会低得难以置信吧:funk:

[ 本帖最后由 ghrs2010 于 2006-11-20 20: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嘉蓝 于 2006-11-20 20:29 发表

AMD的芯片组技术其实相当强.K7初期性能之冠750芯片组(记得曾经有PC-100强过via PC-133的测试结果)
只不过AMD专注于CPU,芯片组只用在服务器方面,或者说是其他厂商的参考-----nvidia的突飞猛进MS很有些内情.
...


所以您的意思是重点落在协同运算上(也就是我提的第四点)?

对此我还是认同的,至于其他的好处,可以认为"比没有强"吧

钱都花下去了,好处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84#
发表于 2006-11-20 20: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6-11-20 2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20 20:41 发表


所以您的意思是重点落在协同运算上(也就是我提的第四点)?

对此我还是认同的,至于其他的好处,可以认为"比没有强"吧

钱都花下去了,好处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强

也很难说.....:unsure: MS这个这是个长期项目,和偶前面说的现实利益并不靠近,除非AMD已经和ati合作很久,产品很快就能推出----这个可能性实在很低.

另外这个东西能否替代双方合并而带来的某些市场的损失都不好说.....

也算胡扯一些.虽然是AMD fan,可是AMD最近的许多举措的确看不懂.MS AMD收购ATI的确有"阴谋".但是如果能轻易看出来,也就不是阴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嘉蓝 于 2006-11-20 20:49 发表

也很难说.....:unsure: MS这个这是个长期项目,和偶前面说的现实利益并不靠近,除非AMD已经和ati合作很久,产品很快就能推出----这个可能性实在很低.

另外这个东西能否替代双方合并而带来的某些市场的损失都不 ...


我是这样看的:很明显协同运算是一个长期来看很有前途的项目,当然风险也不小

然而此下去能够并购案的其他价值决定了即便这一项目失败,账面损失也不会太大(如果运营良好的话,甚至不会出现损失)

那么并购案的预期风险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6-11-20 2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20 20:39 发表


关于博弈论的应用,其实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建立数学模型解释这个这个问题

不过...那样的话恐怕收视率会低得难以置信吧:funk:


   所以这里我想,假如你不使用博弈的概念
  而是套用博弈的思考方式来做通俗解释,也许会得到不错的效果。
  
  另外,建这个数学模型就不必了,
  如果真能建的起来,我想你直接申请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estl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88#
发表于 2006-11-20 21: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6-11-20 21:4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竟然也能分析出那么多东西。
比起思考的文章,论据明显不足,臆断成分太多。ghrs2010,你太令我失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lisha 于 2006-11-20 21:41 发表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竟然也能分析出那么多东西。
比起思考的文章,论据明显不足,臆断成分太多。ghrs2010,你太令我失望了


如果让您满意的话,恐怕我就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stlee 于 2006-11-20 21:32 发表


ibm对nv的影响力能否量化呢?

比较关心如果没有ibm的支持,nv会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产品呢?比如nv40,会是什么样子,或者nv40难产,只有nv43么:lol:

放弃r400只是因为工艺么?当时的ati,面对nv ...


这个很难界定,R400的推迟其实原因很多的

有空的话详细叙述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6-11-20 2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20 21:53 发表


这个很难界定,R400的推迟其实原因很多的

有空的话详细叙述一下吧

期待下一次的大作"R400前世今生":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93#
发表于 2006-11-20 22: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estl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94#
发表于 2006-11-20 22: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2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estlee 于 2006-11-20 22:44 发表


我比较怀疑ibm对nv的影响力,因为ibm对nv而言并非不可替代,nv也可以向intel寻求工艺上的合作,既然ibm的意图是控制整个pc图形市场而intel则是尽量避免这一切发生,那么intel适时的给予nv些工艺上的帮助(当 ...


当然合理,所以才说这是一个博弈

如果INTEL没有任何筹码的话,那就是单方面的践踏了

条件对等的情况下,NV一般不会改变门庭(没有必要的变化是没有价值的),这就迫使INTEL开出更高的筹码

可以称之为"先行者优势"吧,毕竟IBM较早开始与NV,AMD的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6-11-20 23:23 | 只看该作者
AMD has to buy ATI to survive
any good analysis from those consulting firms such as mckinsey or bost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6-11-20 23: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6-11-20 12:53 发表
谈下偶个人的看法。:loveliness:

一。AMD收购ATI主要是为了芯片组么?
如果指望芯片组,SIS是更好的选择。
第一,SIS本身是老牌的厂商。
第二,从台式机到笔记本,SIS都能胜任集成芯片组。
第三,收购成 ...





这个分析的很有道理啊  赞:wu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6-11-21 00:00 | 只看该作者
从生意人的角度看

AMD现实的利益是不管ATi盈利到底多少她总是一个确定的盈利,至少大家不会怀疑Ati在疯狂的盈利,也不能怀疑Ati一直以来赚钱的能力,在自身实力空前高涨,各种优势机会同时出现的大好时机,购买Ati是个赚钱的买卖

AMD长远的利益自然就是她最大的利益,前面已经有人说了不少,无论是技术上,关系上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是得到上面的启发,个人觉得也许AMD暗藏的雄心壮志正在一步步实施中。看看90年的AMD,98年的AMD,再看看K7出来时候的AMD,再看看K8时代的AMD,一次次的技术冲撞,一直宣称CPU部门亏损的AMD,活到了现在终于豪气万丈的宣称自己盈利了。找了钱,自然会体现出来差别,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不也正是一个很类似AMD的角色。

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所谓的技术也好,资金也好,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哪怕很多行为外人看得并不透彻。我相信AMD收购ATi之后绝对不会无所作为,这就是差别,做了和不做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6-11-21 00:08 | 只看该作者
整体水准很高。但是所要做的题目太高,最终的结论建立在太多的猜测和想象上。不管对与错。我觉得应该分成两篇。前面纷繁的各种反驳跟最终的论证关系不大,可以独立成篇。这样文章比较清楚。

而对于最终要论述的的着墨太少了。后面一个版主的回复倒是补充了些具体情况,解答了些疑问。刚看完文章,我就有很多疑问,IBM现今主要是做哪些买卖,各项买卖中的市场地位,技术地位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在公司内部的分布怎样等等,太多疑问。然后IBM跟Intel的竞争情况到底是怎样一个程度,Itanium与IBM的CPU的竞争具体又是什么状况,IBM为此愿意(应该)付出多大精力和成本。聊天瞎扯是可以乱说,但要真到论证的什么结论,这是全球跨国大企业的实际运营,不是玩游戏,想当然简单的猜测推论几句那没什么可信性。

[ 本帖最后由 太平洋的水 于 2006-11-21 0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6-11-21 00:1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真多啊,明天看,歪歪了: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0 2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