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robo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PC-HIFI的一些话题. 可能一些人听了会不开心.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6-11-24 2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XW 于 2006-11-24 21:51 发表2 L! h2 s$ g1 d7 G+ N; T" W
: U- j& C" v7 q6 a/ B/ b9 Z

, a0 {. _! b4 H  I* x& H; B9 u' M6 q1 M( N! u2 G

0 e$ j' ?" T6 @$ e4 ^0 k' _CD的规范中定义随机错误的标准:10秒钟出现C1解码的错误帧数不超过3%,连续出现C1不可修复错误的帧要少于7个。( W/ U  }( S0 j) ~  f" K

5 e+ y3 c5 ?% @2 d5 S在楼主眼中看来这定标准的人是大白痴。:lol:

+ {; d  U8 n: C4 Z% ?
* C. A% u1 Z5 b! h5 |0 |  w% i1 \6 L
哎  复制文件 操作系统还校验机制  播放CD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ideplayer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2#
发表于 2006-11-24 21: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6-11-24 21:59 | 只看该作者
EAC 抓取日志文件从3. 十一月 2006, 20:14 用于 CD
. W/ g5 ^1 X/ WBowers & Wilkins / VERY AUDIOPHILE NEW RECORDINGS! c% C7 B- J  X- ^
" c* ?* g5 w/ Y5 h# F  X+ D9 F) ?
使用驱动器  :PLEXTOR DVDR   PX-750A   Adapter: 1  ID: 0! ?: f6 a! V* Q1 w2 F# h" @
读取模式    :不使用 C2,使用精确流, 禁用缓存的安全模式$ j/ d9 k0 S0 E. a' l3 k
组合读写偏移校正:0% o! d* R4 x6 Q  D- B3 H
读取 Lead-In 和 Lead-Out : 否
: {/ f  Y9 g  }) q+ P) l+ U# ~0 M
% G: ^1 E% J2 x! v: n所用输出模式:内部 WAV 函数
2 j8 F- f# E3 f) ^                     44.100 Hz;16 Bit;立体声, L6 L$ D5 {% m7 |' W

" ~# `2 a% _; J( Q; q" W. C其他选项    :
; Q3 `2 c6 o4 B, k, p/ g    用静音填充抓取中丢失偏移的采样 : 是
& I4 V2 Q! e" |    去除首尾静音块 : 否" ^8 I5 G3 h4 r2 I2 G
    Win NT 及 2000 本地 Win32 接口+ @, d/ D/ W/ ?1 _5 m' Q# G2 x0 G
7 ~3 y8 j# T' o8 x
. r6 l! S7 O. d, p# F6 ?  w9 ]
范围状态及错误
0 R: J; I) ]9 B, z2 o已选择范围
  T! N7 j/ u+ v' p     文件名 H:Music全碟B&W-至尊发烧示范天碟Bowers & Wilkins - VERY AUDIOPHILE NEW RECORDINGS.wav
( g+ L3 P, s9 C: f$ N0 d! y7 k# {* W" v' @, z8 P& G3 u
     峰值电平 94.3 %
' M, l( S6 i0 e- O" }$ U     范围质量 100.0 %
* v: f: g4 K* v7 A2 P9 m     CRC 3A454580( _: n+ S* z8 G8 K4 q3 L2 `
     复制成功
! }: v, W, i( U
9 S: `9 C! e: p2 `* X( I没有错误发生

' O' Q2 u$ X. f( C# F5 K: P0 V$ s7 G' a) ?
状态报告结尾& K/ b6 _. `4 G

3 W  i' ^5 y% x; X
% e$ V/ A* Z7 G# {$ ?; I$ S) p5 D* X. ?* W3 z$ S9 H
' T  i0 d2 j& u( `( i! _& `/ Z
一个抓取结束的log,希望楼主好好看看,就明白多少人为那1-5%的效果提升而在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6-11-24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deplayer 于 2006-11-24 21:58 发表
0 n7 w8 q9 D. M3 `- w1w以下合并式台机>转盘+解码器已经有定论了很久了,楼主还在幼稚的为pc+解码沾沾自喜。。。。
9 a1 U$ J$ Q9 X5 J/ G# g
说一下结论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6-11-24 22:06 | 只看该作者
争论让我们成长
/ Q' W  w) y1 V. |# x7 J5 b0 L  T主观臆断蒙住我们的双眼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6-11-24 22:07 | 只看该作者
看喜好,而且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6 c( q3 x- v" R/ K2 s
- i/ P, Q  }4 ~( r2 A5 g9 t有钱的用APOGEE.没要求没预算的用LIVE!!
& V5 M0 }) S3 k3 a( p
' c4 y/ ?( B1 ^8 w0 _7 B" T区别总是有的!!
8 o8 e8 D. O4 L  T+ l( }0 t$ _" w) f4 m

3 C) w' C, x" c' w5 ?7 w7 C不得不承认的是,声音方面,真的很容易走边缘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ideplayer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7#
发表于 2006-11-24 22: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4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XW 于 2006-11-24 21:51 发表! U% z0 ~% B: C8 g/ W
CD的规范中定义随机错误的标准:10秒钟出现C1解码的错误帧数不超过3%,连续出现C1不可修复错误的帧要少于7个。
' Q/ ?; y1 {; C! u+ R: w# J4 ~在楼主眼中看来这定标准的人是大白痴。:lol:

8 H. b! V6 S& M! Y* q' Q# {+ n& v4 Z" c; e
在Media Player里面可以指定CD的播放方式是数字式的, 这时, 机器不用CD-ROM的D/A, 而是CD-ROM读取WAV文件, 在声卡中解压的... 如果在读文件出现错误会怎么样? 当然会报错给你了...
- ?7 m+ @& y1 Y) j- R8 K% y& }3 z( _% ~* Y: B" ]+ O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装CD-ROM时, 接CD-ROM到声卡的音频线?
* }/ z# }. l; a5 F* ?9 a
, r9 S. w, J$ M8 `9 [5 c, N$ c这个标准当然是制定在CD产生的时候:5 ]6 ]0 |# F- x4 R8 M

0 g$ Z7 l+ V  Z( i3 i在CD-ROM的规范中规定,随机错误的标准是,每10秒钟出现C1解码的错误(E11、E21或E31)帧数不超过3%。我们可以算一下,按一倍速1秒读取75个扇区,每扇区98个帧计算,10秒钟里共有10×75×98=73500个帧,3%就是2205个帧,约为平均一秒220个帧。由于一个坏帧就意味着一个坏块(扇区),因此也可以认为块错误率(BLER,BLock Error Rate)为每秒220个,我们可以理解为1秒钟C1错误的总合(E11+E21+E31)不能超过220个。
% @  [) l* B# i2 W0 V' O" {* U/ g3 O/ u6 x+ M# {
就是在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 实际上认为, 每秒出现220个坏块是基本不影响到CD音质的, 是合格产品. 呵呵, 再看看前面大家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4 2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deplayer 于 2006-11-24 22:08 发表
$ v& @. R9 j  U6 \4 w; u, B$ Y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1" Y- z4 G+ H; ~5 D
推荐lz参加此活动。。。。。。。。

9 Y3 z$ r$ C$ T. H5 S0 G" K4 ]+ L% w$ R# Z8 w4 I4 A
很可惜啊, 在广州, 去不了...7 T: w: L. I2 [3 p+ [
8 q6 e" _* g: x3 N
不过我已经加入收藏了, 等2号他们盲听后, 自然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还是老毛说的对, 世界上的事情, 就怕一个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6-11-24 22:18 | 只看该作者
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就是死都不肯试一试。: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06-11-24 22: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1-24 22:13 发表
" Q2 T/ U. \( \7 `4 z9 a7 q" U. F: Z% n; d: W4 u# t( F

1 K0 S0 ]& H' O* |$ ]( |; U) y7 i在Media Player里面可以指定CD的播放方式是数字式的, 这时, 机器不用CD-ROM的D/A, 而是CD-ROM读取WAV文件, 在声卡中解压的... 如果在读文件出现错误会怎么样? 当然会报错给你了...
' B  [% a' p3 h# Z& ]: M
5 E6 l2 Y  L/ j6 [1 p$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装CD ...

3 b! O( p, _0 ~+ I; k8 l6 \. X  ?' b7 t

; D7 _& _4 O+ a$ F9 H9 t再说一遍:cd-audio是以轨道方式记录,不是扇区方式记录。:blin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6-11-24 22:2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LZ是60分万岁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4 2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XW 于 2006-11-24 22:19 发表- O# T$ u8 f  l) D
4 ]1 b0 n0 w2 H. m1 z7 w9 J
再说一遍:cd-audio是以轨道方式记录,不是扇区方式记录。:blink:
" \4 o0 T/ a# N! k: M

* u- f1 M1 q# Vhttp://www.stor-age.com/jishu/htm2004/04071914N8Y1_5.asp
9 r7 h% g3 l, E  Z' V) |. u+ l( j4 ^. G( m, v
这里看看吧... 其实CD-AUDIO是什么方式记录并不重要... 我的观点是, 做工良好的D版, 不是从母盘, 是从正版CD翻录过来的... 人耳是不能听出其中的差别的..." \: U% G' \8 _+ J1 r
) ^8 B+ G6 g- b1 u
用普通的光纤线, 还是高级发烧光纤线, 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也是人耳不能区分的...$ g$ I; r. B+ K* ]& |

7 b4 D" ~- Z8 ~5 @' x第一个部分, GZ上有人组织盲听, 好及了, 大家等了看结果!!!... 第二个部分, 不知道什么时间也组织一下盲听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6-11-24 22:26 | 只看该作者
:wacko: LZ在搞耐力战...
' l. m3 I; K! l+ l  t0 |建议LZ在本地多试听几块然后再来下结论的好.声卡的音质优劣不是一个人"认为"就可以分出高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6-11-24 2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6-11-24 22:25 发表
: o* G; p# @1 o; x( t/ Z0 D+ y
: a: u0 Y$ A: y; ^- y- _/ p2 y' l  F其实CD-AUDIO是什么方式记录并不重要... 我的观点是, 做工良好的D版, 不是从母盘, 是从正版CD翻录过来的... 人耳是不能听出其中的差别的... ...

  Y( o: u: O& F( D" O. q
* Z- ~. ]0 G. m8 k* [$ a7 K: v5 ?4 [( I以轨道方式记录只有一层较验,做不到100%的正确读取保证。. K1 O* n, j2 s! ?! b5 S$ x

8 h5 ?5 `6 W) m9 [而数据CD以扇区方式记录多一层较验就可以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6-11-24 22: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很不容易浏览了一遍,我比较支持楼主/ i3 H- C# a# V% O% W
' p! A8 C$ M" ^2 N$ B1 X" w% h
我敢说,楼上的朋友里面肯定有,AB测试听不出差别,还在装比的
2 ?( d' L3 q$ n6 z9 J% }, ?( Z# S- E: Q  G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真实的测试,才算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thom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7#
发表于 2006-11-24 22: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6-11-24 2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硬盘熟了 于 2006-11-24 22:47 发表. z+ q4 z7 h3 b9 \# v
这个帖子很不容易浏览了一遍,我比较支持楼主
, s3 t) o( ]) Z0 V" d) F  \# M: T
& q* c" t: U$ x, Q; Q我敢说,楼上的朋友里面肯定有,AB测试听不出差别,还在装比的1 C# D; C9 U2 S' u2 w

8 s, \" _- s9 F& H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真实的测试,才算数。

3 ?0 \$ ?7 d( z. G9 A6 m& K
0 |- |( `* X, e6 v( H8 C: d) y7 W8 O* _" B; f% I
用 “难以听出差别” 去否定 “事实存在的差别”, 这才是LZ引起争议的根本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6-11-24 2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硬盘熟了 于 2006-11-24 22:47 发表
+ q: k/ A; H7 n! Q2 g! M这个帖子很不容易浏览了一遍,我比较支持楼主6 |+ ]8 j) \  L0 C. N
7 Y0 O. f9 v7 L  d* o
我敢说,楼上的朋友里面肯定有,AB测试听不出差别,还在装比的9 S: H. F1 p5 a: P& Q
6 u3 L9 g6 w6 f' {' X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真实的测试,才算数。
3 }- j; S- V7 N& K4 B# h
所以我们一直在劝LZ去实践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6-11-24 23: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个自我为是的人,自己说的一定是对的。即使错误也要狡辩。以上的所有东西都没有自己试验过。总是以"我认为"说话。LZ的帖子大家不要跟他辩了。感觉就象辩论比赛!1VS N 人!' e# e5 X( m# R7 j, I& X9 y3 w0 O
让LZ的帖子沉了吧!
* d) P& Y1 U" _7 ]. a知道了基本知识又如何。你从书上知道了种田,难道你就会种田吗/ @1 w4 \4 o. y* M! i
自己去试试吧。试完了以后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2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