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来不及思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价下G80 VS R600

[复制链接]
来不及思考 该用户已被删除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04: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7-1-1 04: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1 07:48 | 只看该作者
这贴来的及时啊....哈哈,思考兄果然不同凡响 :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1-1 07:57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够详细!佩服佩服!
HAPPY NEW YEA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5#
发表于 2007-1-1 08: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7-1-1 08:18 | 只看该作者
新年见强贴,莫非预示今年要入手G8X一块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1 08:2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的文章看着很过瘾,十分期待后续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HS 该用户已被删除
48#
发表于 2007-1-1 08: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1 08:56 | 只看该作者
灵活也是暴力,即以调度峰值的暴力来对抗运算峰值的暴力。
对于以3D处理为主的显卡来说,明显NV的8800有些不务正业。矢量运算为主的东西非要拆成标量运算,导致每个标量运算单元必须配齐过去一个甚至是多个矢量单元才需配备的辅助资源,在资源的配备上有明显的浪费。此外将矢量分拆做标量,并进行标量级别的调度在调度资源的开销上也会远远超过以矢量为单位的调度,为了隐藏由此带来的延迟,就需要更多的线程和晶体管开销,就此在成本上和传统意义的3D显卡比可能就已经吃亏了,运算峰值吃亏是肯定的。
如果说NV心在别处,那么对于GPGPU来说除了运算单元,那些只有3D图形运算才需要的辅助单元在GPGPU中又成了无用的东西。
作为第一款所谓MIMD的GPU,硬件的bug不可避免,尤其是NV采用了如此极端的调度方法,潜在的炸弹还不知道有多少,在软件上尤其是编译器上肯定会有大的改动,因此驱动什么时候能完全成熟也是个问题。所以N fan还是等8800之后的版本在入手比较稳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1-1 09:04 | 只看该作者
8800的CPU取向阿,其实这个问题更多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商业策略

IBM/INTEL/AMD-ATI/NV,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还是值得写一些东西的

回到产品本身的话,我真的很有兴趣看看G81如何对付real R600(80nm下的频率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啊)

如果说R600只是克伦威尔的话,恐怕G81有成为詹姆斯二世的潜质: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1-1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2:14 发表


R600和G80就是按你说的在做
协处理器,或者时髦一点,叫GPGPU :lol:


这一块的话,NV/ATI都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因为有CELL/CELL BE

姑且不论性能,高性能运算市场非常看重运算的可信赖性,这便要求产品具备相应的说服力,而说服力只能来自漫长的以十年计的事实验证(这也是安腾始终受阻于大型机市场的原因,虽然有富士通与尤利西斯助阵).说到产品概念的推广的话,NV/ATI根本和IBM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高端计算市场上,IBM的威望是绝对的)

GPGPU比较明朗的前途倒也不是没有,比如所谓的个人超级计算机HPPC(high performance PC,好像是AMD提出的概念),只不过这也要面对相当激烈的竞争:IBM/GOOGLE/SUN都在力推"分布式网络共享计算".考虑到这一点,HPPC能否成为一个具有正面前景的"成长性市场细分"尚不得而知

[ 本帖最后由 ghrs2010 于 2007-1-1 09: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orentina 该用户已被删除
52#
发表于 2007-1-1 09: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1 10:12 | 只看该作者
赞LZ的帖子,确实不错

LZ帖子里靠后的部分    shader吞吐能力: G80 1350MHz*128*3flops(mul+mad并行)=519GFlops VS  R600 1000MHz*64*12Flop=(mad+add并行)=768GFlops

中的VS最好改成黑色的吧:lol: 当然这无关紧要:lol:

[ 本帖最后由 blackknight 于 2007-1-1 10: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1-1 10:15 | 只看该作者
强贴:loveliness: 学到了不少东西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1-1 10:15 | 只看该作者
引:

G80先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

一些游戏也许是采用G80做平台开发的! R600 (_(  大家等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1-1 1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7-1-1 09:18 发表


这一块的话,NV/ATI都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因为有CELL/CELL BE


同感。等eDP CELL開始上市之後,GPGPU大概就沒前途了吧。
SPE有MFC帶來的記憶體平面對應能力, 透過GCC可以直接對應的通用結構(別忘了CUDA還是需要NVIDIA自己發放compiler),以及高度的擴充性。今天G8x面對CELL吃虧的地方在於沒有任何簡易的CPU可以作為node建構的基礎,在大系統連結上成本就會比較高。

至於CELL在TRE上狂電G80的部份就先不提了。

R600看起來有個不太妙的地方,在於效率上確實完全照NVIDIA的劇本:
64個4D跑double clock最大贏50%的話,那代表128個1D跑兩倍時脈至少能贏本來的64個4D(無倍速)超過30%。
現在我很想知道R600分支能力的部份因為時脈提昇下降多少。

R600有 4 DVI 算是我很好奇的一點。
它們把這個晶片視為這麼大規模的東西(值兩顆晶片的價值? 專業卡看起來就像不打算推CF了),
和NVIDIA的態度還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

R600應該也是有daisy-chain能力,所以號稱可以辨識2^n個GPU。
但是CELL有BladeCenter,G80有Quadro-plex,R600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1-1 11:07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帮LZ顶顶:lol:
顺便也学习学习显卡知识:loveliness:
A更加务实,N更加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1-1 11:58 | 只看该作者
GPGPU也可以以一种比较低的姿态 保持在PC上的位置 用户自然都很乐意自己的图形卡在不玩游戏的时候还能帮忙干点别的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1-1 12:05 | 只看该作者
试水通用计算...难道小黄还真的屁颠屁颠要进CPU么...:huh:

思考大说得好,nv也找个人嫁了算了...:p

p.s. 唉,如果是i收了ati该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0#
发表于 2007-1-1 12: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30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